打开APP

Nat Commun:一癌症患者机体的癌细胞到底有多相似?科学家们揭示其中的奥秘!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引入了一种研究其关联性之间的新型遗传性技术。

2021-11-18

百时美施贵宝心肌肌球蛋白别构抑制剂mavacamten美国审查延长3月!

mavacamten是百时美施贵宝131亿美元收购MyoKardia获得,联拓生物引进中国开发。

2021-11-20

100Xist分子足以实现整条X染色体失活

在哺乳动物发育的一个奥秘中,早期雌性胚胎中的每个细胞都会关闭其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只留下一条功能性的X染色体。多年来,这种X染色体失活背后的机制一直很模糊,但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理解这一过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11-15

一次注射新型两亲超分子肽纤维支架在4星期内让瘫痪的小鼠恢复行走能力

2021年1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含有两种肽序列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两亲超分子肽纤维支架(supramolecular peptide fibril scaffold)。单次注射这种支架可逆转脊髓损伤后的瘫痪和修复脊髓组织。他们对瘫痪小鼠的脊髓周围组织进行了一次注射。仅仅四个星期后,这些小鼠就恢复

2021-11-15

Brain:一天睡10小时还是精神不振?你可能需要提升睡眠效率!

睡眠监测可能为未来的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标记;然而,在临床前和早期有症状的AD患者中,睡眠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多项研究将睡眠时间短和长与未来的认知障碍联系起来。由于睡眠和AD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睡眠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近期,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的专家假设认知功能的纵向变化将与总的睡眠时间、非

2021-10-31

科学家找到细胞成癌关键,三因素共同决定细胞命运

  经典理论认为,癌症是由于人体内DNA突变的不断累积造成的,只要激活原癌基因、失活抑癌基因,癌症就发生了。但是,同样的突变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致癌,也可能不致癌。例如,构成痣的细胞就存在BRAF基因突变,该突变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黑色素瘤,但是绝大多数的痣永远也不会癌变。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近日,由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

2021-10-30

高度注释的与癌症铂耐药相关的基因数据库

10-20% 的癌症患者接受了铂类化疗,包括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不幸的是,铂耐药在大量患者中产生,并成为临床结果的决定因素。

2021-10-25

vutrisiran 18月新数据:有效治疗hATTR淀粉样变性伴多发性神经病!

vutrisiran每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可靶向并沉默特定的mRNA,减少TTR淀粉样蛋白的产生,显著改善神经损害&生活质量!

2021-10-29

PNAS: 膜连接接头FRS2β形成一细胞因子丰富的炎症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尽管人们认为促炎变化先于乳腺癌的发病,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