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3年度揭晓 5名科学家获奖

美国拉斯克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13年拉斯克奖(Albert Lasker Award)的获奖者,今年共有5位科学家获奖。 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的Richard H. Schell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C. Südhof。获奖理由是在“神经递质快速释放背后相关分子机器和调控机制方面的发现”。

2015-03-26

奖得主Thomas Südhof教授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当神经兴奋时,神经电活动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细胞外钙离子经过离子通道扩散到细胞内,钙离子和蛋白synaptotagmin是突触囊泡释放的开关,囊泡释放涉及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过程。今年的拉斯克奖就是给了研究这个重要过程分子机制的工作。 但我们感觉、思考或活动的时候,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必须进行通讯联系。

2013-09-11

新华视点:写在屠呦呦登上“”领奖台之际

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2015-03-26

2011年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9月23日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2015-03-26

诺贝尔风向标—2014年公布

北京时间9月8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公布了获奖者名单。

2015-03-26

纽约时报:屠呦呦一人获遭质疑

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详细记叙了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事件。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 文章表示,去年九月,当拉斯克奖授予研发青蒿素数百人员中一人的时候,一些中国和世界的疟疾研究者被激怒了。 文章说,青蒿素的发现被认为是在对抗疟疾过程中的重大成就,也被认为有实力获得诺贝尔奖。

2015-03-26

奖得主加入23andMe,能否构建“制药乌托邦”?

近日,2013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Richard Scheller走马上任23andMe公司,不甘心只是向消费者出售测试、或是向医药公司出售基因学数据的科技创业企业23andMe能否实现创始人最初的梦想,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制药乌托邦”,从而成为传统制药技术的颠覆者?

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