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新型材料 瞬间能将物体隐性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年来一些科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隐形斗篷”,并证实可对冬衣至坦克等任何事物进行隐形,但是这些隐形斗篷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近日,美国达拉斯大学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隐形材料,通过演示视频显示它具有神奇的隐形效果。 达拉斯大学的科学家称,碳纳米管片材的独特性能暗示着可能应用于可切换开关的隐形装置,目前它不仅能在空气环境下实现,在水中也可以实现隐形效果。
隐性更年期逼近白领丽人
近日,上海一项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30-40岁的白领女性中,27%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现象,她们自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月经紊乱等症状,有时还会厌倦工作,莫名其妙地病一场,虽然服用了大量保健品也无济于事,严重影响自己与家人的生活与工作。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白领女性去看心理医生,倾诉自己心中的苦闷:她毕业于本市一所名牌大学,在一家外资企业任总裁助理。
JAMA:脑利钠肽筛查或可减少心衰发生
爱尔兰一项研究表明,在心衰高危患者中,基于脑利钠肽(BNP)的筛查和协同治疗可降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心衰发生率。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1374例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4.8岁),并随机给予常规初级保健(对照组)或BNP筛查(干预组),平均随访4.2年。BNP≥50 pg/mL的干预组受试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协同治疗。
:新型肽有助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4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基于自然产生的C3a肽,研制出了一种候选药物。C3a肽是调节免疫反应的核心成员,能够增强或阻止其活动影响的药物或将有助于治疗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药物化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首先创建了名为C3a受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该蛋白位于人体细胞的表面,并在调节免疫系统下属的补体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ACIE:环酯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环酯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生物活性活性显著的抗生素,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黑莫他丁(himastatin)是由链霉菌产生的,组成其分子的六个结构单元以DL交替方式排列并且形成结构对称的二聚体。自其发现以来,以其新颖、复杂的结构特征和良好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引起了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利用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技术改造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已经成为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手段。
PLOS Pathog:免疫细胞生成抗菌肽加剧慢性肺部感染
2014年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慢性肺部感染(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导致的呼吸衰竭是囊性纤维化(C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近日,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
PLoS ONE:新型肽类可通过阻断DNA复制来杀灭神经瘤细胞
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9-caPep的肽类可以对神经细胞瘤细胞进行靶向作用,破坏其细胞核抗原(PCNA)的增殖从而来杀灭神经细胞瘤细胞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71个新抗菌肽家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从臭蛙皮肤分泌物里识别出728条不同的成熟抗菌肽分子。这些抗菌肽被分为97个家族,其中71个家族为首次命名。 参与此研究项目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文辉介绍,新发现的抗菌肽分子将为新型抗菌肽药物设计提供大量新的模板,有助于研制新型抗菌药物。 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是生物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J Dairy Sci:牛奶中一种肽片段能杀死胃癌细胞
隐性更年期偷袭职场女白领
最近,不到40岁的李女士经常没原因地感到乏力、烦躁,情绪很容易失控,事后又追悔莫及,并且出现失眠和月经紊乱等症状,同事开玩笑说她提前到了更年期。心理科医生找到了病因:李女士的症状正是“隐性更年期”的表现。他介绍,如今更年期症状越来越多地发生在30岁左右的女性身上。据不完全统计,30—40岁的白领女性中,近30%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症状。这往往是由身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双重变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