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干细胞样CD8+ T细胞介导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对人类癌症的免疫反应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疗法,如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过继性T细胞疗法(adoptive T cell therapy, ACT)和嵌合抗原受体(CAR)细胞疗法,都依赖于强效抗肿瘤T细胞对癌细胞的靶向破坏。对基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的过继性T细胞治疗(
通过将T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样的记忆细胞来增强免疫疗法的治疗效益!
2020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乔治城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免疫系统T细胞或能被重编程为可再生的干细胞样记忆细胞(TSCM),其是一种长寿且高度活跃的超级免疫细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重编程过程涉及一种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方法,其能抑制名为MEK1/2
PNAS: 研究揭示营养物质供应与寿命之间的关系
悉尼大学一项新的全球研究调查了不同国家的常规营养元素供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不同年龄段的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这是对相应的国家营养供应,生存统计和经济数据的最广泛的分析。
石斛花香物质芳樟醇代谢调控研究获进展
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在全世界有1500多种。石斛具有观赏价值,且其中若干种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从传粉的角度来看,石斛为虫媒花,为了吸引昆虫传粉,能够合成与释放一些特殊气味物质,部分石斛释放的气味物质具有香味,然而,目前对石斛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研究尚不多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博士俞振明在研究员段俊的指导下,以
研究揭示大气老化过程会增强生物质燃烧细颗粒物的氧化应激
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副作用,会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学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大气颗粒物细胞毒性和致癌潜势等进行研究,然而,有关气溶胶影响人体健康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颗粒物暴露后会诱发人体组织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氧化应激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
PNAS:研究揭示神经元吸收Beta淀粉样多肽的机制
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标志之一是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它们聚集在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然而,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已经从这些不溶性斑块转变为可吸收到神经元中并且具有高度神经毒性的淀粉样β的可溶性形式。
黄金勾豆荚颜色变异及类黄酮物质代谢研究获进展
菜豆是食用豆类之一,具有品种繁多、表型特征差异大、基因组小以及繁殖周期短等特点,是研究豆科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资源。黄金勾是我国北方的菜豆品种,突出特点是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构建黄金勾突变体库,在3500株M3代单株株行中,生育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叶部性状、株型、育性及豆荚或种皮颜色等性状均表现出
Cummon Biol: 人工皮肤具有与天然皮肤一样的特性
RIKEN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BDR)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改进的人体皮肤等效物,可以在横向上再现牵引力平衡,这种特性可以控制皮肤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种人造皮肤将增强对皮肤生理功能的深入分析,为疾病或衰老引起的皮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减少对动物测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