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科学家揭示个体语言发育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个体语言发育的分子机制;第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新生儿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中将常见的音节和罕见的音节区分开;第二篇研究报道中,来自伦敦的研究者表示,个体机体中存在天生的偏好机制来对词语进行排序。

2014-04-01

Science:"科学语言"为什么是英语?

"you are able to read this sentence(你能够读懂这句话)"。这是《scientific babel》书中的开篇第一句话。同时,这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证明'特性的语句。很显然,如果你能够读懂里面的内容,这句话是绝对成立的,如果

2015-04-13

PNAS:非语言行为或表达细微的遗传变异

一项研究提出,拥有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一种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通过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加以识别。 此前的研究报告说,有2份“G”版本的OXTR基因—这个版本含有单个核苷酸变化,在一个特定位置上从腺嘌呤变成了鸟嘌呤—的人据说比携带有至少一份“A”版本的拷贝的人更具同情心。Aleksandr Kogan及其同事提出,这些遗传变异也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的。

2011-11-16

仿生面孔机器人诞生 表情真实具备语言能力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仿生的机器人面孔,甚至能够逼真地模拟真人颤振眼睑,有望成为未来新一代仿生机器人。 这款仿生机器人面孔是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日本的工程师研制,被称为“面具机器人”,它能够轻微地移动头部,皱动眉毛,并能够与人们进行交谈,颇似科幻电影《我是机器人》中的智能机器人。

2015-03-26

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者恢复部分视力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研制的仿生眼原型,该组织30日称,他们已经成功植入“世界首个”仿生眼原型 外科医生彭妮·艾伦博士(右)正给戴安·亚施沃斯(左)做检查,后者是第一个植入这种仿生眼的人 仿生眼利用特殊眼镜把数据发送给大脑里的一个植入物。

2015-03-26

NeuroImage:语言学习或促进大脑生长

研究者表示,语言的学习或许是保持大脑功能及形状最好的方式。 (Credit: © pixologic / Fotolia)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瑞典军队翻译学院,一些新兵们正在快速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通过测定其大脑在学习新语言的前后变化,研究者们检测到了其大脑在学习新型语言期间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2012-11-18

Cell Stem Cell:利用人胚胎干细胞有望恢复视力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人干细胞能够自发地形成一种组织,其中这种组织能够产生眼睛中让我们看见东西的那一部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6月14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在未来,移植这种三维组织可能能够帮助视力受损的病人清晰地看见东西。 论文通讯作者、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研究员Yoshiki Sasai说,“这是新一代再生医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12-11-18

荷兰威科集团 Wolters Kluwer 旗舰品牌 Ovid 发布本地语言搜索门户 -- Ovid 中文

p{text-indent: 2em;} Ovid 中文在2011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 用于检索中文医学资源 北京2011年9月1日电 /美通社亚洲/ -- Ovid 隶属于威科医疗(Wolters Kluwer Health),是为医疗、科学和学术市场开发并提供可定制研究信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跑者,该公司日前宣布将发布 Ovid 的最新本地语言搜索门户-- Ovid 中文。

2011-09-01

DAD:戒烟有助恢复记忆力

许多人吸烟后都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戒烟,记忆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9月20日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记忆测试,这些志愿者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他们被要求在校园中的一些指定地点完成预先交代的一系列任务。

2011-09-22

Nature:科学家在大鼠机体中成功实现剔除记忆及重新恢复记忆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成功实现了在大鼠体内擦除和重新激活其记忆力,从而改变动物对过去事件的反应。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