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药业的1类化学药品NH102盐酸盐片获批临床
3月15日,恩华药业发公告称,于近日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1类化学药品NH102盐酸盐片3个规格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NH102盐酸盐是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s),同时对多巴胺转运体(DAT)及5-HT2A受体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是一个多靶点的新型抗抑郁药。临床前试验结果
研究揭示硝酸盐诱导的磷响应机制
氮和磷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两种矿质营养元素,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处于动态变化。因此,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信号调控网络来整合不同营养元素信号,协调其吸收和利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氮磷信号通路解析大多分开进行,导致对氮磷互作机制的理解较为有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研究组致力于水稻营养高效吸收利用的分子基础解析及
研究解析微藻脂质合成关键酶功能分化取得进展
乙酰CoA: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三酯酰甘油(TAG)的最后一步合成的关键酶,也是TAG合成的限速酶。DGAT在植物种子发育与萌发、叶片新陈代谢、幼苗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动物中,由于与TAG合成及代谢紧密相关,DGAT可作为治疗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靶标。DGAT是提高微藻油脂含量的关键靶标基因,长期受到关注
微藻脂质代谢研究获进展
三酰基甘油酯(triacylglycerol,TAG)是光合单细胞生物——微藻的主要储存能量物质,是制备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在人类健康及动物饲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藻三酰基甘油酯的合成机理,对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油脂产量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研发中心研究人员,纯化微藻脂质代谢相关的膜蛋白、三酰基甘油生物合成的
Science:揭示富马酸盐阻断细胞焦亡机制
2020年8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人首次使用pyroptosis来形容在巨噬细胞中发现的caspase-1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焦亡(pyroptosis)经证实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依赖于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焦亡的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等均不同
中国研究人员完成淡水超微真核藻全基因组测序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调控作用。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其对富营养
Cell Metabol:醋酸盐或能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有效消除病原体的感染
2020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醋酸盐的浓度会在体内感染的位点处急剧增加,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醋酸盐或会支持特定免疫细胞的功能并且帮助安全有效地消除病原体。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在感染事件发生时,免疫细胞能保护机体并有效消
科学家探究亚硝酸盐与机体患癌风险!
2020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utrien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通过研究在发现用亚硝酸盐处理的加工肉类和未用亚硝酸盐处理的加工肉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后,对WHO将加工肉类分为致癌物质的建议提出了一定质疑。图片来源:The Conversation研究者Brian Green等人分析了现有的文章,这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