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开发出新型荧光标记工具Spinach

1962年科学家们首先在水母体内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从那以后,这种神奇的蛋白质成为生物学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帮助下,研究人员不仅能够成像观测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动态,还可以检测细胞内离子和小分子浓度、酶活性,标记细胞或分子亚群,实现复杂的动力学时空分析。这一突破性的科学成果以其在后续数十年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获得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2-11-19

韩国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狗”

2009年5月13日,在韩国首尔的首尔国立大学兽医学院,一名研究者展示一只三个月大的荧光狗。这只荧光狗是首批荧光狗的后代,和上一代一样在紫外线照射下会通体发出红色荧光。发光的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向狗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植入一种特殊基因,这种基因可编码产生红色荧光蛋白质,并且这种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 韩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国际学术刊物《起源》(genesis )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一只转基因“荧光狗”。

2011-08-01

Thermo Scientific Pierce荧光基因产品——更“亮”的解决方案

用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o 信号更强 o 灵敏度更高 o 实时监测 o 同步检测 Protocol: 选择荧光素酶载体 转染细胞 加入检测试剂 读取信号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全新的Thermo Scientific Pierce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产品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更强的信号稳定性和多重检测能力。

2013-05-22

武汉植物园酶联体系脱色偶氮染料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染料生产数量、贸易数量和消费数量的第一大国。然而染料也由于其本身的“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给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胁。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杨玉义博士在王俊研究员的指导下,成功将奥奈达希瓦氏菌(S. oneidensis MR-1)的偶氮还原酶异源表达,发现该酶能够高效的打断染料的偶氮双键,但是该酶需要比较昂贵的辅酶NADH作为电子供体。

2013-03-04

黑色素瘤快速缓解 用染料试一试

病灶内注射孟加拉玫瑰红染料PV-10治疗黑色素瘤实现高比例的快速完全缓解

2014-11-03

疯狂科学家用女儿试药 染料中掘出抗菌奇药磺胺

自从化学家保尔·埃尔利希历经605次失败,终于发明了“606”之后,这一抗菌药物成功征服了锥虫导致的“睡眠病”和梅毒螺旋体所致的“梅毒”,从而揭开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篇章。

2015-03-26

ACS Nano:纳米粒荧光结合新技术可轻松“嗅出”癌症所在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对抗癌症过程中,了解癌症具体的身份特征对于癌症诊断和有效的疗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转移癌中,分析具体癌症的特性对于开发新型疗法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来自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的技术在显微水平来检测活组织中不同类型的转移癌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ACS Nano上。

2012-11-18

Stem Cells Dev:荧光转运蛋白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得脊髓损伤后的恢复或开展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更容易。 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Mark Weiss研究脊髓损伤或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的遗传模型。他正在开发一项技术可以促进再生医学的发展,这项研究可以大大提高动物和人类健康。 Weiss说:“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工具、试图建立应用前景广阔的模型。

2012-11-18

:苔藓中的染料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来源于苔藓的红色染料,几百年来一直用于染色布料与食品,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中小毒性蛋白聚集丰度。这种称为地衣红的染料,是一种与O4相关的化合物,能与小淀粉状蛋白聚集物优先结合,小淀粉状蛋白聚集物被认为是有毒的,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机能障碍和记忆损伤。 O4与小聚集物结合促使它们转变成大的成熟块,这些大成熟块被研究人员认为对神经元细胞大都无毒。

2012-11-18

Neuron:开发出重组荧光探针呈现大脑的记忆模式

图示为培养基中活的神经元,绿点为兴奋性突触,红点为抑制性突触。 (Credit: Don Arnold) 2013年6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这样描述记忆的,他说,“记忆是我们大家随身携带的日记”,如今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知道“记忆日志”在哪儿以及如何来写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n上。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