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评论·癌症》:致癌物马兜铃酸为何“阴魂不散”

2018年,《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一篇重要论文,提示了马兜铃酸(AA)与肝癌之间的重要关联,

2022-08-04

趁热吃,会致癌,中科院广州生物院李志远团队揭示背后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次发现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亚型2(TRPV2)反复受热或激动剂作用可激活HSP70/27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

2022-08-10

《细胞·代谢》:全球肝癌最新数据发布,一个新致癌因素正在崛起!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高居癌症死亡率第三位[1]。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乙肝、丙肝、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在过去十年里,肝癌的负担和病因有所变化[3]。

2022-07-21

牛奶致癌又添新证?每天喝1.75杯牛奶,前列腺癌症风险增加27%!

乳制品带来的健康益处显而易见,可谓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食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还是钙的最好来源之一。

2022-06-20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IL-6在口腔鳞癌进展中的致癌作用机制

口腔鳞癌(OS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95%。口腔鳞癌每年新增病例30多万例,发病年龄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OS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022-05-23

《JAMA·肿瘤学》:BRCA1/BRCA2突变的致癌能力被低估了

本研究结果扩大了与BRCA1和BRCA2致病性突变相关的癌症类型范围,明确了有相关癌症家族史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同时为这些癌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2022-05-18

Cell:傅海安团队揭示基因突变诱导的蛋白相互作用致癌新机制

这一“先来后到”的抗癌靶向药物序贯联合疗法的策略目前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得到了支持,需要进一步在体内动物模型中进行验证。

2022-05-06

猫狗粪便中竟然检测出致癌物“芳香胺”

芳香胺具有特殊的气味,其毒性很大,可通过吸入、食入或透过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

2022-04-14

Cell Metabol:揭示淋巴瘤通过胞外囊泡所介导的新型致癌机制

来自日本东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胞外囊泡对淋巴瘤的发展和恶性进展的新型作用机制。

2022-03-31

熬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破坏癌基因节律,导致DNA修复效率降低,患癌风险大增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