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脂质代谢存在差异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运动神经元退化,也称为渐冻症,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ALS患者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的炎症化学物质水平较高。该项研究的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Multi-omic analysis of selectively vulnerable
纹状体调控运动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细胞报告》期刊在线发表题为《腹外侧纹状体的直接和间接通路神经元在调控舔水运动和黑质神经元活动方面具有不同作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姚海珊研究组完成。该研究发现,直接和间接通路纹状体神经元对秒级和百毫秒级时间尺度上的运动都具有不同
跨亚科鱼类基因编辑配子“借腹生殖”研究获进展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成体雄性性腺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一类生殖干细胞。利用精原干细胞移植(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SCT)技术,有可能实现跨个体甚至是跨物种的“借腹生殖”,也就是利用个体(或物种)B产生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发现大脑腹侧苍白球与默认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和创伤后快感缺失症状相关
快感缺失是指个体在通常会引起积极情绪的情况下,唤起积极情绪能力的缺陷。快感缺失症状存在于多种精神障碍中,也是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力研究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快感缺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一个独立存在的症状维度,表征了创伤应激对正性效价系统功能的影响。快感缺失被证实在创伤后的心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
Neuron:揭示microRNA的微小改变诱发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分子机制
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研究并阐明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和其它神经性和精神疾病发生的潜在原因,相关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涉及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多种疾病,比如癌症。
Nat commun: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研究的人类感觉运动器官模型构建
神经肌肉连接(NMJ)是神经肌肉神经系统的核心突触,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病、连接障碍和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关性。
巨犀新种告诉你,“史前巨兽”为何能在青藏高原两侧穿越
“史前巨兽”为何能在青藏高原两侧穿越?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的一个巨犀新种对回答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新种揭示了巨犀曾穿越当时并非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在其南北两侧之间迁徙。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甘肃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共同为巨犀新种举行命名仪式。因化石在临夏发现,他们将这个新种命名为“临夏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大麦侧小穗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大麦花序由三联小穗构成,三联小穗中侧小穗结实与否产生了二棱和六棱大麦的分化。棱数直接影响籽粒产量,是大麦重要的驯化性状。已有研究表明,大麦棱型主要由Vrs1(six-rowed spike1)基因决定,已鉴定出7种主要的等位基因:二棱大麦中的Vrs1.b2、Vrs1.b3和Vrs1.b4和六棱大麦中的vrs1.a1、vrs1a2、vr
Commun Biol:基因C9orf72在肌萎缩性脊髓侧所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发病过程中或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肌萎缩性脊髓侧所硬化症(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和额颞叶痴呆(FTD,fronto-temporal dementia)最常见的遗传原因就是C9orf72基因内所发生六核苷酸的重复扩张,C9orf72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往往存在于ALS和FTD患者中,但C9
Ann Intern Med:腹型肥胖有救了,快打打太极拳!
2021年5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肥胖程度可以通过体重指数(BMl)判别,但内脏脂肪堆积更具病理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也称之为腹型肥胖。诸多研究显示,腹型肥胖可诱发多种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据数据显示,我国29.1%居民为腹型肥胖,其中男性为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