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harm:马光辉等开发出新型难溶性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
多数抗肿瘤药物因其本身的难溶性而无法实现有效的靶向递送,进而严重影响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紫杉醇(Paclitaxel, PTX)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难溶性抗肿瘤药物之一,其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了解决其难溶问题,现用临床注射制剂(Taxol®)是将其溶解于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后再行给药。
JCEM:糖尿病治疗药不会削弱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
2013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心脏病发作、糖尿病和胰岛素问题的高风险,为了防止这些次要的问题,不会有太多的药物来供感染者选择,因为担心这些药物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 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似乎对艾滋病毒感染患者是安全的,对他们的免疫系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Control Release:载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微泡复合物作为超声促发的药物载体
最新发布的2013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控释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超声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载紫杉醇的纳米脂质体-微泡复合物作为超声促发的药物载体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Nanomedicine: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新的膀胱癌药物运送系统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科学家研究小组在实验性模式小鼠中证实一种新的药物运送系统允许运送晚期膀胱癌标准药物疗法中小鼠所能耐受最大药物剂量3倍的药物,从而导致人们更加有效地进行癌症控制,同时又不会增加毒性。 这种运送系统是由特殊设计的靶向肿瘤细胞的纳米颗粒组成的,并且携带抗癌药物紫杉醇。
边喝奶边吃药,新型载药系统助力儿童HIV感染者治疗
从上世纪HIV被发现以来,人们对HIV的恐惧已经达到了谈艾色变的程度。虽然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在抗击艾滋病的工作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对于治疗HIV感染的儿童的研究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ACS Nano:开发出可靶向杀灭癌细胞的新型纳米药物运输系统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赖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可调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像安全保险箱一样,其需要两把“钥匙”打开才能释放出其中的治疗性“货物”(药物)。
ACS Nano:纳米颗粒能直接载药入癌细胞核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个简单的星形黄金纳米粒子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进入癌细胞的细胞核中。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论文主要作者是Teri W. Odom博士。 科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细胞水平上用纳米技术来对抗疾病。虽然纳米技术具有相当大的设计挑战性,但纳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手段。
Sci Transl Med:纳米粒携带抗癌药可有效抵御癌症发展
图中显示的是纳米粒携带抗癌药物导致癌细胞破坏崩解;蓝色为纳米粒,紫色为癌细胞(Image: Medi-mation/Science Photo Library)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Delcath Systems新化疗药物载药设备未获FDA批准
2013年9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Delcath Systems公司最近遭受了一个重大挫折,公司研发的癌症药物输送设备Melblez未能获得FDA批准。FDA在给Delcath的通报中希望其能提供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数据。FDA担心这种产品的副作用可能会危害患者,根据Delcath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Melblez可能会将所载药物泄漏在血管中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低成本微球载药系统可输送抗癌药物至脑部
2013年9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宾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今日利用一种由可降解多聚物组成的微球结构输送半衰期很短的抗癌药物至脑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载药系统,这种方法制备的载药材料成本十分低廉。抗癌药物BCNU以往是通过直接注射至脑部病灶部位来治疗癌症,然而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BCNU在进入机体内数分钟就会被降解掉。而通过这种微球材料包载的药物半衰期则大大延长,保证了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