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研究揭示水稻组蛋白甲基化调控根系核心菌群
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的养分吸收、抗病抗逆等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其在植物根系的定殖和组装受环境和植物遗传途径等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调控是调节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探究表观遗传途径与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关系能够更系统地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表观遗传调控与宿主微生物组的关系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研究,但在植物中相关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遗传
BMC Cancer:常规的骨髓抑制性化疗手段或会破坏癌症患者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菌群影响着宿主生理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免疫调节等,同时还对癌症患者的预后结果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然而,传统的骨髓抑制性化疗是否会影响非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肠道菌群(与抗生素暴露无关),研究人员却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Cancer上题为“Conventional myelosuppre
CA: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有助于克服黑色素瘤免疫治疗耐药性
研究证明FMT(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有助于对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重新编程。这可能有助于降低部分患者抗PD-1免疫治疗的耐药性。
Nature:科学家在小鼠机体中识别出肠道菌群和社交行为之间的神经关联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介导着基本的行为,包括交配、养育和防御。而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促进小鼠的社会活动,但调节这种复杂行为的肠道-大脑关联及其背后潜在的神经基础,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Microbiota regulate social behaviour via stres
Cell Metabolism:人类代谢性疾病粪便微生物移植的过去和未来的发展
粪便微生物区系移植(FMT)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正在获得相当大的吸引力,以影响从代谢综合征和恶性肿瘤到自身免疫性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进程,并有助于确定肠道微生物群对这些疾病的贡献。尽管FMT程序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机械学见解,但由于在设置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实际反对意见,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虽然FMT已被证实适用于治疗复发的艰难梭菌,但FM
人工甜味剂或会将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转变为致病菌从而引发人类疾病!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工甜味剂(AS,Artificial sweeteners)是饮食中被人类普遍消费的合成糖类替代品,最近有研究表明,摄入人工甜味剂与机体代谢紊乱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其它健康风险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尽管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现象,但人工甜味剂如何影响机体共生的菌群从而引发疾病,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
Nature子刊:合理设计菌群可以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恢复肠道稳态
环境因素、粘膜通透性和免疫调节缺陷导致对介导多种炎症条件的肠道细菌亚群的过度免疫。活的生物治疗产品Gut-103和Gut-108经过合理设计,旨在补充IBD患者的非生物菌群中缺失或未被充分代表的功能,它们针对的是上游靶点,而不是针对单个细胞因子来阻断下游的炎症反应。Gut-103由17个菌株组成,在IBD炎症环境中协同提供保护和持续植入,预防和治疗慢性免疫介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菌群或和中风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021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临床研究表明,机体中肠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谢产物氧化三甲基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的循环水平与中风风险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肠道菌群在中风发生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Gut micr
中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与儿童体内微生物菌群关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新冠病例的治愈康复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其康复后的后遗症也应该受到重视。曾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献指出,多数COVID-19康复者面临着众多健康问题,新冠病毒不仅仅影响着呼吸道系统,还可能长期影响着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凝血调节、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等。那
膳食活性成分防治食品中污染物和添加剂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的研究取得进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科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Influences of food contaminants and additives on gut microbiota as well as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