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了肝脏具有独特的昼夜节律调节功能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Defin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Liver Circadian Clock”的文章,发现了肝脏具有独特的昼夜节律调节功能。哺乳动物依靠生物钟网络控制日常的全身代谢和生理活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节系统的中枢结构,

2019-07-17

PNAS:年轻血液中的突触增强因子有望让年老小鼠返老还童

2019年6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年轻小鼠的血液中发现突触增强因子(synapse-boosting factor)。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ecific factors in blood from young but not old mice directly promote synapse format

2019-06-18

揭示SCF蛋白复合物分解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机制

2019年6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医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脑细胞用来保护它们自己免受蛋白聚集物损伤的新机制。这一新发现可能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基础。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ullin-RING ubiquitin ligase

2019-06-19

PLoS Biol:昼夜节律紊乱促进肿瘤生长

2019年5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Yool Lee、Amita Sehgal和他们的同事们在开源期刊《PLOS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表明打乱正常的昼夜节律会促进肿瘤生长,并抑制抗癌药物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从机制上为“时间疗法”提供了证据,“时间疗法”指的是根据内源性昼夜节律定时使用癌症药

2019-05-08

Science:人工突触具有快速、高效以及持久的优点

2019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斯坦福大学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人脑神经元连接的计算机组分:一种充当人工突触的装置,模仿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通信方式。该团队报告说,这些设备中的9个的原型阵列在处理速度,能效,再现性和耐久性方面表现甚至优于预期。展望未来,团队成员希望将他们的人工突触与传统电子设备相结合,他们希望这可能是支持小型设备上人工智能学习的一步。(图片来源:Ww

2019-05-07

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SNARE复合体的解聚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SNARE复合体解聚的机制研究"(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NARE complex disassembly)的研究论文,通过解析SNARE解聚分子机器20S复合体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结构,并结合生化实验、电生理实验和交联质谱实验,揭示了SNARE复合体

2019-05-12

人工突触模拟忆阻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数字计算机,其数据处理与存储分离结构限制了其工作效率,同时带来巨大功耗,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计算复杂性的需求。同时,上述缺陷也阻碍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而借鉴人脑神经突触结构,构筑结构简单、低功耗、高低阻态连续可调的非易失性阻态忆阻器是实现类脑神经形态计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模仿生物神经系统中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与电信号传递处理调控构建的多栅极人造神经元晶

2019-03-03

艾伯维与Voyager开发新型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突触核蛋白病

2019年2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生物技术巨头艾伯维(AbbVie)近日宣布与临床阶段基因治疗公司Voyager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和选择权协议,开发和商业化靶向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的载体化抗体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以错误折叠α-突触核蛋白异常积累为特征的疾病(突触核蛋白疾病)。根据协议条款,Voyager Therapeutics将获得一笔6500

2019-02-26

中国科学家创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都拥有按时间节奏调节自身活动的本领,即“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生物体内在的时间控制系统,是生物体内多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波动的基础。生物节律系统在维持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觉醒系统、体温、代谢和器官功能等)、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小鼠和果

2019-02-05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5只基因编辑猴子作为生物节律紊乱动物模型

2019年1月30日/生物谷BIOON/---2019年1月24日,在两篇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的论文中,中国研究人员克隆出5只基因编辑猕猴。这两篇论文的标题分别为“BMAL1 knockout macaque monkeys display reduced sleep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和“Cloning of a Gene-

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