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研究揭开DNA损伤与癌症突变的神秘面纱

在人的一生中,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会在基因组中积累遗传错误,即体细胞突变。这些遗传错误可能是由有害的环境暴露(比如吸烟)以及人体细胞中发生的日常化学反应引起的。

2025-01-20

携带SCN2A突变的人脑类器官模型揭示癫痫超兴奋性,卡马西平或成精准治疗新选择

本研究构建携带新型SCN2A突变(p.E512K)的人皮层类器官,发现其具神经元超兴奋性,对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反应各异,证实该类器官可作药物临床前评估平台。

2025-06-26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开发先导编辑筛选技术,揭示人类基因组中功能性同义突变

针对这些功能性同义突变,魏文胜团队开发了一种专门的机器学习模型——DS Finder,并借助多方面的实验证据揭示了它们对诸如 mRNA 剪接和转录等各种生物过程的影响。

2025-06-26

CRM:中英科学家发现,与大肠杆菌相关的GABA失衡,是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代谢特征

ASD患者γ-氨基丁酸(GABA)与谷氨酸(Glu)比值升高,有希望成为ASD诊断的独立标志物。

2025-01-29

Cell子刊:上海交大卢敏团队证实,“砒霜”挽救突变p53,通过免疫反应诱导自发肿瘤消退

该研究首次在自发成瘤模型中证实了通过药物恢复 p53 的免疫激活功能,表明 p53 突变体可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为 p53 突变肿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视角。

2025-02-25

J Autoimmun:识别出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的遗传突变,有望帮助开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型疗法

本文研究揭示了TRAF1/cIAP2轴在促进机体炎症中未被识别的关键角色,同时有望提供研究基础帮助开发治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2025-03-20

Nature:两个基因对的突变或有望为5%的成人癌症提供有希望的潜在药物靶点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PELO或许能作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性靶点,其适用于有害TTC37突变或设计FOCAD的双等位基因9p21.3缺失的MSI-H癌症患者群体的治疗。

2025-02-15

清华大学程功团队开发AI语言模型,预测新冠病毒突变和进化

该研究开发的SVEP模型,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使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模拟组合突变。

2024-12-27

iScience:工程病毒样颗粒在类器官中“出手”,成功将囊性纤维化关键突变G542X转为G542R

研究利用工程病毒样颗粒递送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在患者来源的肠道类器官中,将囊性纤维化致病突变G542X编辑为G542R,恢复了部分CFTR功能,为该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2025-04-17

南方医院团队发现,高剂量VC可杀死LKB1突变肺癌细胞,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说明,高剂量抗坏血酸有望逆转LKB1突变型NSCL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原发性耐药。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