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科学家揭示eIF4A3蛋白在癌症进展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1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真核启动因子4A-III (eIF4A3)是外显子连接复合体的核心螺旋酶组分,其对于剪接、mRNA转运和无义介导的衰变过程至关重要,且是癌症疗法的新型靶点。细胞为了生长和分裂,其就需要产生新蛋白,这同样也适用于癌细胞。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The exon-junct
2020年度神经科学领域影响因子公布!
今天,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终于发布了最新年度(2020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影响因子(IF)分数的跌跌涨涨,就如同股市,时时牵动着科研汪们心,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么,今年神经科学领域期刊排名前5位都有谁?快来看看(生物谷 bioon)2020年度神经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排行top 5
科学家发现有望治疗一系列恶性侵袭性癌症的新型治疗靶点!
2021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新出现的“表观转录组学”研究领域正在提供关于不同RNA修饰的生物学和病理学作用的新见解;RNA甲基转移酶METTL1能催化tRNAs的N7-甲基鸟苷(m7G)的修饰。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题为“METTL1-mediated m7G modification of Arg
PNAS:科学家阐明人类常见癌基因KRAS两种异构体在癌症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1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哺乳动物中,KRAS基因座编码着两种蛋白异构体:KRAS4A和KRAS4B,它们只在C端通过不同的第四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而不同;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KRAS的表达对小鼠的发育是必不可少的,但KRAS4A异构体却是处于消耗状态的。KRAS是几十年前科学家们所发现的致癌基因之一,其也是最常见的癌症驱动基因,
Nature:科学家在小鼠机体中识别出肠道菌群和社交行为之间的神经关联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介导着基本的行为,包括交配、养育和防御。而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促进小鼠的社会活动,但调节这种复杂行为的肠道-大脑关联及其背后潜在的神经基础,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Microbiota regulate social behaviour via stres
Science子刊:为肿瘤免疫疗法“保驾护航”,中美科学家发布最新癌症阻断联合疗法
如今,肿瘤免疫疗法已进入研究爆发期,自从 ipilimumab 成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款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ICB therapy)用药后,肿瘤免疫疗法的一大重要分支 ICB疗法便进入了发展黄金期,针对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迅速走入人
Nat Cancer:科学家识别出一种癌症转移的新机制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RNA的转录后修饰组成了一种新出现的基因表达调节层,脱甲基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是N6-甲基腺苷(m6A)的清除者,目前已被证明在癌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如何促进肿瘤进展以及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却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Downregulat
科学家发现一种能促进癌症发生的新机制!
2021年6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的发展与针对具有内在紊乱区域(IDRs,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s)的蛋白质的遗传异常密切相关,在人类血液恶性肿瘤中,核蛋白(NUP98或NUP214)的反复性染色体异位会产生一种异常的嵌合体,该嵌合体会无一例外地保留核蛋白的IDR,即苯丙氨酸和甘氨酸残基的串联分散
科学家揭示有效预防癌症转移的新机制!
2021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原发性肿瘤切除后无法检测到播散性肿瘤细胞(DTCs,disseminated tumour cells)的持续存在对于开发有效的癌症疗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持久休眠的DTCs是癌症未来发生转移的种子,而将其从休眠状态转化为生长状态的特殊机制目前还需要研究人员阐明。由于癌症的休眠能为预防转移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一
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巨噬细胞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 或有望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变革!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放射疗法(RT,Radiation therapy)一直被认为是癌症疗法的支柱,尤其是针对实体瘤的治疗;然而当肿瘤已经形成且成熟时,放射疗法所诱导的肿瘤杀伤力却会严重受到限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Intratumoral SIRPα-def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