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着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
中国热科院荣获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突出贡献奖
近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联盟授予中国热科院刘国道副院长及中国热科院牧草、木薯和国际合作管理团队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为促进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刘国道副院长于1990年-1991年在CIAT进修,学习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选育种等技术。回国后,他持续推进中国热科院与CIAT的合作,30年来
中国生物新冠疫苗3-17岁人群临床数据已出炉,耐受性良好且安全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硝烟弥漫,福建疫情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从9月10日仙游县在“抽检”中发现第一例感染者至今,短短几天确诊病例就已破百,传播链条超过4代,不仅在小学、鞋厂等人群密集地区造成多人感染,更存在一定的疫情外溢风险。在此次疫情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遭受感染的小学生群体,如何筑起儿童群体的新冠病毒防御墙成为了需要深思的问题,适合儿童
Science子刊:揭示胶质母细胞瘤对生物素分布具有依赖性,靶向这种依赖性有望治疗这种致命脑癌
研究人员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真菌药物硫康唑(sulconazole)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有抗癌特性。
J Hepatol: 肝性脑病的微生物组治疗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的一种并发症,以神经精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在H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治疗方法已被探索用于HE的治疗。
Genome Med: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联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否会在病程中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许部分就存在于其机体肠道中。
常见药物或能在人类机体肠道菌群中积累 或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性且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普通的药物或能在肠道菌群中积累,从而改变细菌的功能并潜在降低药物的有效性,这种相互作用或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药物有效性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特性。
Cell:富含发酵食物的饮食方式或能增加机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并能帮助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2021年7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饮食可以调节机体肠道微生物组,从而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Gut-microbiota-targeted diets modulate human immune statu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富含发酵食物的饮食方式或能增
MUCOSAL IMMUNOL:PRKAR2A缺失可通过增加IFN刺激的基因表达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保护小鼠免受实验性结肠炎的侵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C)。该研究证明了UC患者的结肠黏膜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PRKAR2A磷酸化(p-PRKAR2A)降低,并阐明了PRKAR2A缺失在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中的功能,表明PRKAR2A可能有助于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在IBD临床试验中的不令人满意的结果。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再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单药治疗鼻咽癌
君实生物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这是美国FDA授予特瑞普利单抗的第二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此前该产品已于2020年9月成为首个获得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