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家壮药研发生产基地落户柳城
近日,我区首家壮药研发生产基地成功落户柳城县,标志着广西民族医药产业从此迎来新的发展起点。 当天上午,广西华力集团与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正式签约建立广西圣特药业壮药研发生产基地,柳城县中医院同时加挂壮医医院牌匾。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为挂牌仪式揭牌。 壮医药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瑰宝,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Science:在肝素的药物生产中剔除农场
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来生产某一叫做肝素的重要类别的抗凝药物,即用合成的方法而非从农场动物那里获得肝素。 肝素已被广泛使用了半个多世纪了,它们主要来自猪的肠内膜。不幸的是,在2007和2008年期间,被污染肝素在全球的销售导致了多起死亡。 有一种市售的肝素形式是由纯粹的叫做戊聚糖钠的化学合成所产生的,但这一过程需要大约50个步骤,这使得它相当昂贵。
佛吉亚着眼生物复合材料的生产
杜福良博士希望生产出人重组第八凝血因子
我国生物反应器制药的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兰诺生物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成功将人类重组第八凝血因子的基因转入家兔基因组,获得高效整合的转基因兔。兰诺生物的动物试验中心,在舒适恒温兔笼中,生活着6只活泼可爱的新西兰白兔,它们不是一般普通兔子,这群特殊的转基因兔的乳汁中将大量分泌表达人源性第八凝血因子,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不止。
城东港区前进工业基地L-乳酸项目试生产在即
位于城东港区前进工业基地的L-乳酸项目,是江西省科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日本最大的乳酸制造商武藏野化学研究所联合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项目主要研制生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及系列产品,其工艺技术、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帝斯曼计划未来5年开始生产生物基己二酸产品
据报道,总部位于荷兰的帝斯曼(DSM)计划进入市值50亿美元(约合37亿欧元)的全球己二酸市场,计划未来五年采用生物基原料生产己二酸产品。据悉,DSM公司的生物基化学品产品目录还包括丁二酸。帝斯曼是世界上主要聚酰胺6生产商,是最大的聚酰胺6前体物己内酰胺的供应商。 帝斯曼正在寻求与相关价值链几个合作伙伴进行生物基己二酸产品的商业化生产。
我国“生物柴油”有望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承担的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近日通过了专家组验收暨成果鉴定。我国生物柴油可望走出目前的试验阶段,进入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阶段。 我国生物柴油原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仅广东省就有300种以上含有丰富油脂的常见本土植物,可望大规模开发成为可再生的生物柴油。
Nature:保障粮食生产和减少环境影响
今后,持续增长的人口、不断增长的收入、肉类和乳制品消费的增加、以及生物燃料使用的不断扩大,都将对世界农业和自然资源产生前所未有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在本期的一篇“分析”文章中,一个由环境和农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但要做到这一点将是不容易的。
Nature:抗体生产可以标准化啦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墨西哥州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所(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制造抗体的标准化方法;研究者表示,当前并没有标准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方法来生产抗体,这就使得很多实验在重复性上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些实验甚至不能重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