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谈学业抉择:做事情全凭兴趣并不靠谱
“如果您当年被保送的是其他专业,您还会继续研究生命科学吗?”3月19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在北京举行颁奖活动暨青少年生命科学普及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李彦宏等发起建立“中国民间诺贝尔奖” 奖金百万美元将于2017年首颁
1月17日,由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发起的未来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正式成立了被称为中国民间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首期100%由中国人出资
2015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揭晓 施一公曹雪涛纷纷上榜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
【盘点】施一公重磅级研究一览
相信大家对施一公这个名字并陌生,最近施一公各种被刷屏,从2008年轰轰烈烈的回国,施一公在短短的一年里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升职为清华大学新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同时,近些年来他的科研成果也卓越非凡。他是海龟派中的成功人士,也为千千万万留学人员建立了信心——回国也可以做的非常好!
Nature:施一公团队揭示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构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
施一公:继发性主动转运蛋白折叠与运输机制综述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教授近期发表了题为“Common fold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聚焦于继发性主动转运作用元件的常见折叠,以及共有的转运机制。通过一些结构信息,分析新发现结构,生化和计算模拟证据相关的作用机制。
评论:施一公当选美国院士能说明什么
美国科学院当地时间4月30日消息,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当选2013年该院外籍院士。此前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邓兴旺和陈雪梅、YangWei等三名华裔美籍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据5月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