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遗传学: 通过性别比例失衡控制疟蚊种群数量

利用一个基因改造方法使疟蚊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能迅速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和抑制其生长。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雄性后代出生数量的人为增加也许能为控制疟疾传播提供一个有效手段。

2014-06-16

Nature:群体差异是如何维持的

如果说自然选择既是普遍的又是无情的,那么群体中的差异又是如何维持的呢? 演化生物学中这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由Kimberly Hughes及同事在对虹鳉(孔雀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回答。 虹鳉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模型系统,因为雄性虹鳉的颜色是已知遗传变异性最大的生物性状之一。以前的研究表明,在一个由颜色鲜艳的虹鳉组成的种群中,出乎意料的是,具有罕见颜色图案的雄性往往比较兴旺。 Hughes

2013-11-07

怀孕季节影响胎儿性别

与春季相比,夏季和冬季怀孕的母亲更有可能生女孩。

2014-09-04

Reports:东西方美食在分子层面存在差异

众所周知,东西方美食各有千秋,但少有人从分子层面来分析两者的差异。英国科研人员日前进行了这样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西方菜肴的食材大多含有相同滋味分子,而东方菜肴正好相反。

2012-11-18

Cell Death Diffe: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的物种差异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对不同物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2013-11-19

卫计委:禁止非医学胎儿性别鉴定 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

9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与此前2003年1月1日施行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

2015-03-26

Cancer Cell: Mdm2单个氨基酸分子差异即可决定p53蛋白水平

小鼠双微癌基因(mdm2)是肿瘤抑制因子p53的一种重要负调控因子。为了阐明Mdm2分子上一个重要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所发挥的调节功能,Gannon等人构建了Mdm2丝氨酸位点突变型小鼠模型。

2012-11-18

PLoS Genetics:X染色体数目引起肥胖的性别差异

一般来说,男女两性在体重,脂肪分布及代谢疾病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之前的研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男性及女性体内不同性激素的作用。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研究人员Karen Reue等人发现,细胞内X染色体的数目是肥胖表现出性别差异的内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0日发表在PLoS Genetics。

2012-05-15

Am J Psychiatry:人群大脑结构差异遗传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人群大脑结构差异遗传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抑郁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早期的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证实,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样本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易感基因被报道出来,然而绝大多数易感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仍不甚清楚。

2013-07-04

Am J Psychiatry:人群大脑结构差异遗传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抑郁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早期的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证实,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样本量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易感基因被报道出来,然而绝大多数易感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仍不甚清楚。

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