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imes公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生命科学50强
导读:在生命科学类50强中,大多是北美地区,以及欧洲的学府,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日本东京大学,上榜的亚洲地区高校还包括日本京都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中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今年荣获了2012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名噪一时。
学术期刊是否应该免费开放?
一项8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每周一次或者每月2至3次无法轻松访问到授权内容。主要原因是由于预算的限制(56%),没有购买相应的获取许可;约有59%的受访者表示非可用性的内容确实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其中18% 认为影响“重大”。
Nature:中国遏制学术不端新举措
3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对中国教育部处理学术不端的新举措进行了报道。 报道称,中国教育部在遏制高校学术不端上,作出了新的尝试。3月14日,教育部出台的新规定要求高校建立一套审查原始数据和确保学术不端人员上交实验材料的机制。新规定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五人以上的委员会,负责调查学术不端,并且安排学术道德培训。
世卫组织考虑引入埃博拉试验药品 引发广泛争议
截至7日,在西非多国肆虐数月的埃博拉病毒已造成至少932人死亡,1700多人被感染。世界卫生组织(WHO)6日表示,将于下周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将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投入使用,以解西非国家燃眉之急。此前,两名美籍患者在
卫计委提倡“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惹争议
日前,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就此国家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要“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仿制
《自然》评论:中国需要职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
在本周出版的的《自然》杂志世界观点栏目中,来自中科院的王强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必须将其高等教育系统的重点从学术性课程转到职业教育课程。王强说,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试图模仿美国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的高等院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毕业,但是除了学位,他们缺乏中国目前需要的能够帮助发展国家经济的技能。
科学家争议诺奖设置缺陷:为何没有数学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00多年前创建了诺贝尔奖,时间是1895年。当时设立的奖项分别是: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以及和平奖。 今天,在118年后,这些奖项的设置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变动,除了在1968年的时候增加了一项“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即通常所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那之前,在1901年时候还增加了一项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