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方文峰/张力团队发布ADC+PD-L1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肺癌的2期临床数据

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提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

2025-08-23

西湖大学最新Nature论文:马丹/吴旭冬团队解析人类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六种冷冻电镜结构。

2025-03-21

EMBO:复旦大学马竞/张天宇/宋楠等发现眼皮下垂元凶,并揭示其在骨骼肌发育中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确定了 FOXK2 是先天性肌病伴上睑下垂的一种新的致病基因,并强调了其在骨骼肌发育和线粒体稳态中的关键作用,为潜在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见解。

2025-05-31

Cell子刊:复旦大学骆菲菲/储以微团队开发新型CAR-T细胞疗法,提高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确立了一种基于代谢重编程的新策略,以增强 CAR-T 细胞在恶劣的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性,同时保持治疗效果,从而提升 CAR-T 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2025-05-07

J Neuroinflamm:陆军军医大学李晋涛团队发表登革脑炎免疫损伤机制文章

该研究结果揭示了CD8+T细胞在登革脑炎免疫病理损伤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了解DENV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的机制,为登革脑炎的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2025-03-10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开发先导编辑筛选技术,揭示人类基因组中功能性同义突变

针对这些功能性同义突变,魏文胜团队开发了一种专门的机器学习模型——DS Finder,并借助多方面的实验证据揭示了它们对诸如 mRNA 剪接和转录等各种生物过程的影响。

2025-06-26

加州大学团队发现,抗癌药组合来曲唑与伊立替康或能治疗AD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变革性的AD药物发现策略,揭示了来曲唑和伊立替康组合可以通过逆转AD特异性基因网络异常发挥治疗作用。

2025-07-23

大学者发现,再表达ISL1和LHX3,可以减轻渐冻症表型

这项研究是开发针对修复受损神经元、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发作的高度靶向的重编程方法的第一步。

2025-08-14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长期运动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功能的机制,还为理解运动对AD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8-05

南昌大学团队揭示环状RNA介导非小细胞肺癌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hsa_circ_0125356在NSCLC吉西他滨耐药性中的关键作用,将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