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icine:认知功能减退者易发生硬膜下血肿
(图片来源:Medpage Today)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Anna Nordstrom博士等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发表论文称,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年轻成年人更易发生硬脑膜下血肿。 通过为期35年的随访发现,智商较低与硬膜下血肿有关,且其他的认知能力检测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而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强健的体格可降低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研究人员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穿膜能力最佳
2013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纳米载药技术在药物输送领域的普及,许多具有不同形状的纳米载药系统被应用于该领域。最近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的穿膜性能最佳。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计算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能够以最低的能量损耗穿过细胞膜,优于杆状结构的纳米颗粒,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后者具有更优良的疏松性能。
Cancer cell:研究发现基底样乳腺癌的新组合治疗策略
多个研究项目包括2006年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进行的研究已采用DNA芯片分析技术,找出了几个乳腺癌亚型包括管状A型(luminal A)、管状B型,(luminal B)、基底样型和Her-2过度表达型。目前正在开发较简单的测试技术,以帮助医生确定这些亚型。近来,这些测试技术已帮助多项研究证实了基底样或三阴性乳腺癌可能在非裔美国人比白种人更流行更普遍。
PNAS:揭示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
枯草芽孢杆菌染色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2012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生物学家们与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机械工程师们合作开展细胞研究,并提供一些可能有朝一日用于器官制造的信息。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PNAS期刊上。 器官形成是单个细胞与其他细胞相互协作的结果。细胞聚集体和它们的环境形成一种被称作生物膜(biofilm)的薄层。
Nature Cell Biol:科学家发现基底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2012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找出肿瘤起始细胞从第一次致癌突变到侵袭性肿瘤过程的分子变化。最常见人类皮肤癌是基底细胞癌,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病例。 欧盟资助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Cédric Blanpai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基底细胞癌启动过程中发生的分子事件。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PNAS:细菌产生的生物被膜可影响医疗设备功能
2013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文章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检测了细菌是如何堵塞医疗设备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可以形成粘稠的带状物,和死去的细菌缠绕混合在一起,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堵塞物来堵塞住医疗设备。
Cancer Cell:引发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基因突变
近日,加州大学医学院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已确定用于治疗成人中最常见形式眼癌的靶点。他们也在小鼠实验中表明,运用现有的FDA批准的药物,能减缓眼部肿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