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正式鱼类和哺乳类独立形成相似干扰素调控机制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鱼类和哺乳类通过趋同进化独立形成相似的干扰素反应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于7月27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中科院水生所的张义兵研究员和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桂建芳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2011-08-09

英科学家首次实现哺乳动物活体器官再生

英国研究人员通过操控单个蛋白,实现了年老实验鼠的胸腺再造,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实现哺乳动物活体器官的再生。结果表明,再生器官与年轻老鼠体内的器官拥有同样结构。研究人员在4月9日出版的《发育》杂志上指出,最新研究有望为免疫系统受损和胸腺发育相关的遗传病患者提供新疗法。

2014-04-22

印度的哺乳动物物种在过去20万年里稳定存在

印度南部哺乳动物群在过去10万到20万年的连续性提示这些物种很可能比全球许多其他区域的分类群更能容忍冰川、火山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干扰。

2014-04-22

Science:哺乳动物也用RNA来对抗病毒

哺乳动物是否会如同植物那样用一种叫做RNA干扰的通路来制服病毒一直饱受争议,现在,2项研究显示,某些哺乳动物细胞确实是这样做的。这一发现可为研究哺乳动物宿主中病毒性病原体的控制提供一种崭新的方法。RNA干扰或RNAi是一种细胞用来抑制或沉默特定基因活性的自然过程。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RNAi还充当病毒攻击系统——抑制病毒基因表达从而使病毒感染停止。

2013-10-11

Science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的新型抗病毒机制——RNAi

2013年10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植物和昆虫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抗病毒免疫反应:RNAi反应(RNA干扰)。尽管RNAi在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现,但是科学家只发现该过程只参与基因调控而不参与抗病毒反应。近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Olivier Voinnet找到了RNAi参与到哺乳动物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证据,相关报道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2013-10-12

Nature:哺乳动物体内的抗病毒RNAi

RNAi在哺乳动物中扮演了抗病毒的角色。

2013-12-12

Science:某些恐龙的牙齿在咀嚼植物时可与哺乳动物的牙齿媲美

研究人员说,长着鸭嘴的鸭嘴龙恐龙的牙齿要比其它爬行动物的牙齿复杂得多,它们牙齿对磨碎坚韧、沙砾般的植物性材料的能力可与马或野牛的牙齿相媲美。 鸭嘴龙是晚白垩世时在欧洲、亚洲及北美占主导地位的大型食草动物。它们用宽阔的鸭子样的喙进食问荆、蕨类植物及原始的被子植物性地被并会吃针叶树。

2012-11-18

Nature:中国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

英国《自然》杂志8月25日发表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曾祖母”——中华侏罗兽。 中华侏罗兽化石2009年发现于中国辽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地质年代距今1.6亿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此前这一纪录为中国辽宁省凌源市发现的攀援始祖兽保持,其地质年代距今约1.25亿年。

2012-11-18

研究人员表示绝大多数疫苗在哺乳期接种并无危害

2013年9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十几年中,很多人都存在着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哺乳期间接种疫苗可能会对母婴不利,但始终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不过很多处在哺乳期的母亲也因此而停止了疫苗的接种。现在,根据美国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一项从2001年开始的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疫苗对于处于哺乳期的母亲都是安全的。

2013-09-09

Evol Bioinfor:于军等重复序列与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关系研究获进展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军研究员和“百人计划”雷红星研究员的指导下,基因组所王大鹏博士、博士研究生苏尧等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基因组内含子扩张与基因功能关系研究,以及突变和自然选择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杂志发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