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默沙东四出击

透过默沙东近几年来的BD思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在解决K药依赖性问题上的应对之策。

2024-12-25

蒋田团队研发国际首台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重量小于3公斤!

该设备是一款革命性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全新可能。

2025-03-24

Nature:施一/宿强团队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研究团队提出了IgE介导FcεRI复合物激活的工作模型,为理解IgE与FcεRI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4-11-01

刚发完 Nature ,施一学生李晓淳再取突破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抑制hedgehog信号的patched-1抗体,这为靶向HH信号通路用于治疗由过度HH途径活性驱动的癌症,特别是通过靶向原发性肿瘤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01

Nature:肠道微生物组的黑暗!噬菌体的未解之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噬菌体在肠道微生物组的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2024-11-07

Nature子刊:施一团队解析抗癌临床药物抑制γ-分泌酶的分子基础

该研究报道了γ-分泌酶分别结合5种进入临床试验的γ-分泌酶抑制剂(GSI)的原子分辨率结构。

2024-12-15

Science:施一团队解析γ-分泌酶识别和连续切割淀粉样蛋白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使用冷冻电镜(cryo-EM)技术观察和描述了人类γ-分泌酶在APP切割过程中如何与不同的Aβ肽底物相互作用。

2024-12-12

西湖大学2024年在三大顶刊Cell、Nature和Science发表20篇论文,施一、柴继杰、闫浈各3篇

在过去的2024年里,西湖大学在三大顶刊 Cell、Nature 和 Science 发表的论文,其中 Cell 5 篇、Nature 9 篇、Science 6 篇。

2025-01-02

师从施一及David Baker,西湖大学卢培龙团队精确从头设计镜像结合蛋白

该研究设计的D型蛋白质结合物对人工L型多肽以及两种具有治疗意义的天然蛋白质(人TrkA蛋白的D5结构域、人IL-6蛋白)表现出纳摩尔级(nmol)亲和力。

2024-08-21

从“点”到“”的突破,药物研发数字化领域合作为何如此紧迫?

全新的数字技术是否为精准药物开发提供价值,或许还需要很多年的实践,但是,不应该怀疑的是,更多的合作将极大加快这一进程,并缩短患者使用上创新药物的时间。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是——患者在等待。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