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云南怒江草果基因精细图谱绘制成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云南省怒江州就开始种植草果,到2020年,种植面积已达111万亩,不仅是全国草果的核心产区,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为了加快提高草果遗传改良效率,培育高产、抗病、优质、安全新品种,对从源头创新保障草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怒江州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机构,正式启动草果全基

2021-01-15

Mol Cell:整合子或能作为人类转录的“守护者”

2021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细胞特性,其或能保护机体细胞免于基因表达的有毒副产物的影响。这种活性对于多细胞有机体维持一个强大的基因产物进化“库”的能力而言非常重要。制造过程需要质量控制系统来确保功能性产品的适当组装,

2021-01-09

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和刘奕志团队开发Nanopore测序数据新校正组装算法,并组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完整度基因

   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和Oxford Nanopore)可解决基因组重复区域的组装难题,提高基因组完整性,已成为发育、再生、肿瘤和其它疾病过程中细胞基因组组装的主流技术。其中,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测序成本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其可实现超长读长(高达1Mbp),在复杂基因组组装中具有天然优势。然

2021-01-15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基于基因筛选鉴定出促进细胞衰老的基因KAT7

2021年1月8日讯/生物谷BIOON/---理解细胞衰老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基础对于开发减缓衰老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虽然已知细胞衰老会促进老化,但控制这一过程的许多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两种类型的表现出加速衰老的人间充质前体细胞(hMPC)进行了基于CRISPR-Ca

2021-01-08

利用纳米孔测序研究人体组织样本等位基因效应对转录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差异很大,大部分的常见复杂性状相关的基因组通过假定表达和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如10%的致病突变都具有已知的剪接效应,RNA测序则能够很好的分析等位基因特异性并解读遗传变异。迄今为止的大多数RNA测序研究都使用短读长RNA测序技术;由于短读长容易出现多重定位的情况,因此很难确定异构体的来源,同时会给定量带来干扰

2020-11-19

利用纳米孔基因测序追溯陆丰新冠病毒来源

 8月14日,广东省汕尾陆丰市报告发生一起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基因同源性比对确定不同病毒株间的亲缘关系和传播过程,能够为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提供有力证据和信息,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广东省疾控中心微检所所长武婕牵头的团队第一时间采取5例感染个案的鼻咽拭子样本,使用纳米孔便携式一体化设备MinION Mk1C,结合ARTIC工作流程,及时完成了COVID-1

2020-11-1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制出玉米基因SNP芯片Maize6H-60K

 11月22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子检测团队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IF=6.141)在线发表题为“New resources for genetic studies in maize (Zea mays L.): a genome-wide Maize6H-60K SNP a

2020-12-01

成功绘制出关键5hmC生物标志物的基因图谱 有望改善人类癌症的诊断

2020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一张涵盖多种人类组织类型的全基因组5-羟甲基胞嘧啶(5hmC)图谱,该图谱揭示了5hmC作为能检测多种严重人类疾病(比如癌症和多种慢性疾病)的通用型生物标志物的强大性能。与基因抑制

2020-12-05

浙大叶恭银教授纳米孔测序从头组装高质量麦蛾茧峰基因

 2020年7月14日,浙江大学叶昕海博士、叶恭银教授、李飞教授和贝纳基因共同合作完成20ng超低起始量麦蛾茧峰基因组组装,这是首次使用低于100 ng的DNA完成全基因组组装。解决了个体小、样品稀有、只能获取少量DNA的物种的基因组组装的难题。贝纳基因开发的全基因组复制后基因组组装的流程,可以对ng级DNA的个体进行基因组组装。研究成果发表在预印

2020-11-19

研究完成海湾扇贝两个亚种的基因测序和组装

 日前,青岛农业大学在扇贝育种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春德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单位成功完成海湾扇贝北部亚种和南部亚种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开源期刊Scientific Data上。此前,王春德课题组已完成紫扇贝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紫扇贝和海湾扇贝两个亚种基因组的成功测序,为从分子水平解析海湾扇贝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