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等在中国兔属物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生刘江通过分析124个中国兔鼠物种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第一次发现在6个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着通过种间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渗透。令人惊奇的是,东北兔的线粒体完全被来自雪兔和华南兔的线粒体所替代。
PLoS ONE:植物种子能够治肿瘤?真的!
2014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已经使用来自热带雨林植物的种子,产生一种实验性药物在临床前试验中治疗实体癌肿瘤。 研究小组发现,单次注射药物EBC-46能导致一系列人类肿瘤模
癌症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
癌症患者可能觉得体内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他们的健康和活力。据一位细胞生物学家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癌症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新寄生物种的进化过程。 就像寄生物一样,癌肿依赖宿主获得营养。这就是为什么阻断癌肿的治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彼得 迪斯贝格说,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肿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
研究显示食物种类一成不变有助减肥
为帮助人们减掉身上赘肉,研究人员开展各项研究。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食物种类丰富助增食欲,而食物一成不变则有助减肥。 测耐性 常吃某种药物的人容易产生“耐药性”,想获得同样疗效,人们通常需要在吃药一段时间后加大剂量。先前没有研究证明肥胖人士和普通人对药物具有同样耐受力,美国营养学会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实验观察,人们是否会对某种食物产生同样“疲劳”。 他们召集32名女性志愿者参与实验。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疟原虫入侵血细胞所需的核心区域
J Biogeo:于明坚等千岛湖岛屿面积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geography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of plants and birds on land-bridge islands: effects of island attributes an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species groups,”...
Methods:颠覆寄生虫的入侵机制
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依次敲除了相关基因,发现目前公认的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机制并不正确,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也同样适用于同一家族中的其他寄生虫(包括疟疾),且目前依据旧机制开发出的治疗药物可能并不成功。 弓形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寄生虫,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温血动物也会被感染。
:熊蜂为了觅食而广泛地寻找物种丰富的花丛
一项研究发现,本地的熊蜂为了觅食而长距离地寻找物种丰富的花丛,而且提示这些蜂的觅食距离取决于花丛的多样性而非密度。Shalene Jha 和Claire Kremen使用一种种群遗传学方法研究了Bombus vosnesenskii这种熊蜂的觅食模式,这是一种濒危的本地授粉者。这组作者对加州8个研究区域的工蜂进行了取样,并根据它们的DNA的13个微卫星位点确定了这些个体所属的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