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发现全球首个没有眼睛的奇特蜘蛛物种
奇特无眼蜘蛛的身体长度大约为12毫米,单腿跨距仅为6厘米。 科学家在老挝一个地下洞穴中发现了这种没有眼睛的奇特蜘蛛物种,它们因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无需用眼导致视力退化。 这种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的蜘蛛被命名为“Sinopoda scurion”,它们属于高脚蜘蛛(huntsman spider)物种,但并不是最大的一种,它的身体长度大约为12毫米,单腿跨距仅为6厘米。
Nature: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途径
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3月13日刊登报告说,荷兰研究人员找到了近来广受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的途径,这将有助开发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人体呼吸道一些细胞的表面存在一种名为“二肽基肽酶-4”的蛋白质,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受体,即病毒会与这种蛋白质结合,以它们为“登陆点”附着到呼吸道细胞上,随之进一步侵入和感染人体。
Molecular Ecology:两栖类研究揭示影响中国南方山区物种遗传结构主因
古地质和古气候变迁是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例如,影响北美洲和欧洲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然而中国南方孕育着复杂的地形,第四纪时并没有发育大规模的冰川,气候波动对于该地区生物的影响希待探究。另外,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造成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和水系的巨大变动。
越南发现新物种飞蛙 长蹼足能滑翔(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越南发现一种新物种飞蛙,澳大利亚博物馆两栖生物学家乔迪-罗利称,2009年我们在越南胡志明市不远处的低地森林中发现一种体型巨大的绿色飞蛙新物种,当时它栖息在一根原木上。
秘鲁安第斯山脉现鸟类新物种 全身彩色吃果实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鸟类学者8月8日在秘鲁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全身彩色、吃果实的鸟类新种,并为之命名。这一发现的论文发表在了美国鸟类学者协会的官方出版物《海雀》(The Auk)杂志上。 该鸟类新种被命名为“Sira Barbet”,学名为“Capito fitzpatricki”。该鸟类的面部为黑色,腹部呈灰白色,胸部是鲜红色。
日本建濒危物种精子银行 计划在火星复活它们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日本科学家建立一家动物精子银行,用于保存濒危灭绝物种的“种子”,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在其它星球重建这些动物种群。 研究人员使用冷冻-干燥技术,现已成功保存了两种濒危灭绝灵长目动物和一种长颈鹿的精液。
日本建濒危物种精子银行 计划在火星复活它们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小组将濒危灭绝物种精液与特殊保存液体混合在一起,之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使其保存在4摄氏度环境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日本科学家建立一家动物精子银行,用于保存濒危灭绝物种的“种子”,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在其它星球重建这些动物种群。 研究人员使用冷冻-干燥技术,现已成功保存了两种濒危灭绝灵长目动物和一种长颈鹿的精液。
减少铁路和栅栏建设,拯救中亚濒危物种高鼻羚羊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3年8月26日报道,横贯中亚地区的新建铁路、公路和栅栏正日益威胁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濒危物种高鼻羚羊的生存。 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修改这些铁路、公路的设计方案,可以避免破坏高鼻羚羊的迁徙路线,从而防止该物种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仅在20世纪90年代,高鼻羚羊的数量就从100万只减少至5万只,锐减90%,。
美国药将大举“入侵” 国产药难了!
在近日召开的25届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上,中国向美国承诺将加快对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进口,并将平等的在内外资企业中执行反垄断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关于药品审评进展的问题,中方向美方承诺,将简化对于美国制药
Methods:颠覆寄生虫的入侵机制
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依次敲除了相关基因,发现目前公认的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机制并不正确,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也同样适用于同一家族中的其他寄生虫(包括疟疾),且目前依据旧机制开发出的治疗药物可能并不成功。 弓形虫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寄生虫,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温血动物也会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