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肿瘤医院刘泰福教授被法国居里所授予“Antoine Beclere”奖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肿瘤放射治疗的回顾与展望特别论坛会议-暨贺刘泰福教授90寿诞”在沪举行。会上,法国居里所的贝尔教授为肿瘤医院放疗科荣誉教授刘泰福授予“Antoine Beclere”奖。 在会上,法国居里所的贝尔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代表居里所授予刘泰福教授“Antoine Beclere”奖。

2012-11-19

香港大学女教授破解卵巢癌基因密码

2014年度“裘槎优秀医学科研奖”获奖者张雅贤带领团队,破解卵巢癌一个基因密码,使人类在对抗癌症道路上又前进一步。

2015-03-26

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Cell撰文系统总结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密码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的生命科学期刊《Cell》上发表题为"SnapShot: Histone Modifications"的论文,系统、精炼地总结归纳了18类共四百多个组蛋白密码。其中,赵英明教授课题组率先发现其中一

2015-03-26

Nature:清华大学宫鹏教授认为传统文化阻碍中国科研进步

唐朝吴道子(680–740)描绘的孔子肖像。 庄子肖像。 孔子和庄子在中国产生一种崇尚隔离和抑制好奇心的文化(Confucius and Zhuang have produced a culture in China that values isolation and inhibits curiosity)。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宫鹏说,这两者没有一个对科学有益处。

2012-02-10

Science:立等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文章中,作者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2012-11-18

北大李勇教授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

在日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布的“2011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奖励的决定”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李勇教授荣获二等奖。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尤其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是我国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出生缺陷,然而有关这些常见出生缺陷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至今尚不清楚...

2012-11-19

PLoS One:雷等青少年网瘾致脑结构改变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雷皓研究员小组与上海交大仁济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利用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了青少年网瘾患者脑结构的改变,相关结果被PLoS One杂志接收,并进行专文推介。 网瘾作为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和研究人员的重视。物质依赖、成瘾的形成与神经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

2012-11-18

中山医院赵惠扬教授荣获“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核医学医师年会暨第一届中国核医学医师奖颁奖典礼上,中山医院赵惠扬教授荣获首届“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赵惠扬教授,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核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研究室主任、影像中心副主任等职。

2012-11-19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鲍伟东拍摄到两只猞猁捕食猎物图像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鲍伟东和他所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拍摄到两只猞猁在野外捕食猎物的图像。 鲍伟东说,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自动照相设备拍摄到的猞猁野外生存的影像资料。由于猞猁喜欢独居,世界范围内拍摄到的绝大多数猞猁影像为单独个体,因此,这次拍摄到两只猞猁在一起取食的图像极其罕见,为猞猁的行为学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