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一种用于追踪亨廷顿疾病发展的生物标记技术
2013年7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Brain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亨廷顿小鼠模型的大脑中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电活性测定方法,其可以在发病前就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检测。 文章中,研究者使用一种传统的脑电图学技术(EEG,一种常用于人类的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测定亨廷顿小鼠模型的大脑神经元电活性的变化情况。
:抗体可抑制亨德拉病毒
一种抗体可保护猴子不受某种新出现的叫做亨德拉的病毒的感染;这种病毒与最近放映的电影“传染病”中的明星尼帕病毒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使得研究人员距离发现一种保护人体免受这些病毒的感染的方法又接近了一步,因为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疫苗或治疗方法能够用于尼帕或亨德拉病毒。 亨德拉病毒在正常情况下生活在数个品种叫做狐蝠的蝙蝠体内,而这些蝙蝠对该病毒是有抵抗力的。
Nat Rev Neuro:SIRT1的保护作用为亨廷顿氏症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近日,国际著名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在线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Preventing 'SIRTain' death by mutant huntingtin,”,这篇评论文章针对近日发表的两篇关于亨廷顿氏症研究进行相应的评论,亨廷顿氏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波士顿科学 WATCHMAN 左心耳封堵系统正式在华上市
2014年3月20日,波士顿科学在2014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上宣布其创新的 WATCHMANTM 左心耳封堵系统正式在中国上市。作为首个经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目前中国唯一上市的左心耳封堵系统,WATCHMANTM可用于预防左心耳中可能形成的血栓栓塞,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波士顿科学在华启动“创新冲击波”计划
国际医疗科技公司波士顿科学今日宣布其在中国的首个企业战略计划--"创新冲击波"计划正式启动,旨在大力支持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有效创新。"创新冲击波"计划秉承波士顿科学"为生命创新"的企业核心理念,从"创造生命奇迹"、"提升医疗效率"、"鼓励行业突破"三个层面传递、延续并持续创造"有效创新"的核心价值。
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阿根廷转基因玉米
阿根廷农业部长诺韦尔托·亚瓦尔周三表示,在完成所有检验检疫手续后,首批6万吨阿根廷玉米已经正式启运中国。这是阿根廷首次向中国大批量出口玉米,这批玉米已经开始向内陆目的地运送,将会用于生猪和鸡类的饲养。 阿根廷政府官员周三表示,中国已经正式批准首次大规模进口来自阿根廷的转基因玉米。
:科学家发现治疗亨廷顿氏病新靶点
2013年8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亨廷顿式病(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每十万人中就有12位HD患者,现今还没有好的治疗该病的方法。Leicester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科学家在HD模型动物中证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一类细胞中关键的抗氧化物质能够作为神经保护因子。
:治疗亨廷顿氏病的潜在分子
2013年8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约每10万人中,12人患有亨廷顿氏病影响。近日,Leicester遗传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能潜在防御亨廷顿氏病的新分子,亨廷顿氏病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治愈手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个重要的细胞抗氧化剂,Leicester大学的团队研究人员发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防止模式生物出现亨廷顿氏病症状。
波士顿科学领先的具有再同步功能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OGNIS CRT-D在中国完成植入
波士顿科学公司宣布其具有再同步功能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OGNISTM(以下简称“COGNISTM CRT-D”)在中国的首两例植入手术已于近日同时由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沈法荣教授和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成功实施,从而标志着波士顿科学CRT-D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