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科学家揭示“神药”雷帕霉素的新型作用机制
2019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过去30年里,从土壤细菌中分离得到的雷帕霉素以多种方式被用作免疫抑制剂,包括涂覆冠状动脉支架及降低器官移植人群的免疫反应等,如今由于在抗癌、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疗法中的潜力,其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雷帕霉素能够通过靶向作用细胞中名为mTOR的细胞生长主要调节子来发挥作用,当雷帕霉素靶向作用mTOR时就会抑
Sci Transl Med:华人学者开发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材料促进软组织再生
2019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凝胶,这种凝胶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时,可以让新的软组织生长从而取代失去的组织。在这项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开发这种凝胶的过程,以及它在实验大鼠和兔子身上的效果。当一个人因为意外事故、感染或外科手术失去了一大块软组织时,外科医
研究解析真菌棒曲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途径及调控机制
由真菌产生的聚酮类次生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ulin)是造成果实及其加工产品污染的重要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毒性,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解析真菌中棒曲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并阐明其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对创制果实采后棒曲霉素防控技术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组长期从事果实采后病理学研究。研究团队前期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
Nature: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有望治疗囊性纤维化
2019年3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或能有效治疗囊性纤维化病人,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会引发机体肺部严重损伤的遗传性障碍,利用人类细胞和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两性霉素(amphotericin)或能帮助恢复肺部细胞的功能,并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抵御慢性细菌性肺部感染,
迅速缓解口腔黏膜炎疼痛,新型口腔凝胶益普舒®获批上市
2019年2月21日,专业型亚洲制药公司日本苏爱康正式宣布益普舒®(口腔凝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益普舒®(口腔凝胶)适用于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覆盖,并通过机械屏障作用而缓解疼痛。作为唯一一款管理和缓解口腔黏膜炎的即用型、便携式的给药产品,益普舒®将为中国口腔黏膜炎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口腔黏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见
Nat Biotechnol:可注射的海绵状凝胶促进T细胞再生
2019年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骨髓移植,也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侵袭性疾病(比如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和感染(比如HIV病毒感染)的挽救生命的方法。这种过程需要将来自匹配供体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患者体内,从而“重置”血液和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由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为了治疗这些疾病并阻止患者的身体对移植细胞产生免疫排斥,患者需要接受涉及给予化疗和放疗的强化预处理(in
华海药业盐酸强力霉素缓释片50mg规格的补充申请获FDA批准
浙江华海药业21日发布晚间公告称,近日收到美国FDA的通知,公司向美国FDA申报的盐酸强力霉素缓释片新增规格的补充申请(sANDA,即美国仿制药申请补充,申请获得美国 FDA 审评批准意味着申请者可以生产并在美国市场销售该产品)已获得批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药物名称:盐酸强力霉素缓释片ANDA 号:207494/S-003剂型:缓释片规格:50mg申请事项:sANDA(美国新药简略申请
首个室温稳定万古霉素预混液!Xellia公司即用型新型配方产品获美国FDA批准
2019年2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Xellia制药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感染药物生产的全球领先企业。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即用型(RTU)预混万古霉素注射液(Premixed Vancomycin Injection)。2018年2月,FDA授予了该产品合格传染病产品(QIDP)资格。Xellia公司首席执行官Carl-Åke Carlsson
Cell Metabol:抗排斥药物雷帕霉素或能有效治疗某些肝癌
2019年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模型和患者组织进行研究鉴别出了肝脏中的一条新型的分子通路,研究者指出,一种常用的抗排斥药物或能被重新定向来治疗特定类型的肝癌。图片来源:Cell Reports/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研究者Satdarshan Mong
研究揭示萘啶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自抗性机制
细菌通过次级代谢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从而清除异己,争夺环境中的资源,那抗生素产生菌如何避免抗生素对自身产生伤害呢?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唐功利课题组在高活性天然产物萘啶霉素(NDM)的生物合成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分泌型、FAD依赖的氧化还原酶NapU在胞外氧化无活性前体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萘啶霉素,随后还可以进一步氧化萘啶霉素使其失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