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Pediat Adol Med:抗逆转率病毒药不诱发精神疾病
抗逆转录病毒药是一类于治疗逆转录病毒(主要是HIV)感染的药物。联合使用几种(通常是三种或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和一些其他组织推荐有AIDS相关症状的患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然而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是否会导致精神疾病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
Science:不活跃基因在人体DNA序列中普遍存在
近日,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健康个体存在许多这样的变异,因基因功能缺失而导致囊肿性纤维症和肌肉萎缩症等疾病。论文的作者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区分常见无害的遗传变异和罕见危险的遗传变异,从而更好地查明突变导致的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杂志上。
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损伤轴突的最佳压迫时间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较为可靠的新方法,但其止痛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操作的各种参数如压迫时间、压力、球囊形状等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尤其是球囊压迫时间与术后感觉方面并发症和术后疼痛复发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Sca J Pub Heal:偶尔“酗酒”不增加患心脏疾病风险
我们普遍认为酒精对缺血性心脏疾病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但很多研究已发现“酗酒”则会失去酒精这一功效,“酗酒”会增加冠脉疾病风险。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酗酒”会引起我们机体诸多健康问题。 为了考察平时适度饮酒的人(男性每周饮酒>252g;女性每周饮酒>168g)偶尔狂饮是否会增加患缺血性心脏疾病的风险。
Arch.Gen.Psychiatry:人工流产不增加精神疾病复发风险
近日,发表于2月刊《普通精神病学文献》(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上的一篇报告称,有精神病住院史的妇女在孕早期接受人工流产并不会增加再入院的风险。主要作者、丹麦奥胡斯大学国立注册研究中心的Trine Munk-Olsen博士称,孕早期人工流产似乎不影响任何精神疾病的病程。
美发明“读心术”有助戒除上瘾症
近日,来自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声明,称研究出解读人类思维的新方法,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具有科幻色彩,但这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最为有意义的是,该方法可以帮助一些上瘾者克制内心对某物的依赖与渴望。 研究人员研究出了所谓的“读心术”,该方法可以利用过往的历史来决定人类大脑未来的认知模式以及思维过程。
我国75%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 血糖管理堪忧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75%存在血糖不达标,仅有25%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其中62%的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经历过低血糖发作,而因高血糖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是高达80%。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
JHSB:婚姻关系好,心脏病不找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称,相比一个好的婚姻来讲,糟糕婚姻中的老夫妻,尤其是女性一方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
数据收集不规范,临床试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在临床研究中,饮食习惯、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数据都需要依赖受试者通过问卷或访谈来进行收集。这些数据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然而与客观的检查指标相比,它们也更容易受到数据收集方式的影响而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