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177_0_46_10

3D模型揭示癌症转移的秘密!

2018年4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医生们也许不久后就可以知道肿瘤是如何生长以及进展的。这项研究探索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组成细胞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Biofabrication》上。图片来源:Librepath, Wikipedia来自哈佛大学的David Mooney教授是该研究通讯作者,他说道:“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就是不同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存

2018-04-02

Nature子刊突破:工程化DNA回路控制抗癌药物活性

2018年3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DNA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告诉你的细胞产生哪些蛋白。现在,一个来自特拉华大学(UD)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将DNA链变成为了可以控制蛋白产生与否的开关。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DelawareUD Wilfred Chen课题组的科学家们将他们的最新结果发表在了《Nature Chemistry》上,这项技术将有助于开发出新的抗

2018-03-25

ACS Nano:对于纳米医疗,细胞的性别很关键!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2018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美国BWH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希望了解男性与女性细胞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其对纳米颗粒的捕获,进而影响靶向药物的输送与治疗。结果系那是,细胞的性别能够显著影响纳米颗粒被细胞捕获的效率,而且男性与女性来源的细胞对于重编程处理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ACS Nano》杂

2018-03-19

JACS:合成高分子解决肿瘤耐药问题,搞定耐药癌细胞不是梦!

2018年3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仍然是全世界每年确诊的1400万人的致命威胁。而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过去30年间癌症的5年生存率在稳步提高,已经提高了将近70%。然而目前的癌症治疗手段,如传统的放疗,通常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化疗通常会由于现有的耐药细胞或者诱导出的耐药癌细胞导致的耐药性而失败。因此耐药性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它也是美国政府启动的癌症登月计划主要目标之一。图片来

2018-03-19

ACS nano:纳米材料帮助精确运送遗传物质

2018年3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基因疗法不断加速的进程中,最近研究者们在《ACS Nano》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类似于针尖的纳米载体,能够刺破细胞膜进而将DNA运送到细胞中。他们认为这一新技术有助于精确运送生物材料,从而打破现有基因疗法的阻碍。根据基因修饰的细胞进行治疗时干细胞领域以及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新突破。目前能够将DNA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包括病毒,外界电厂刺

2018-03-16

研究发现肿瘤选择性仿生纳米粒可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部转移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传统化疗依然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原发瘤及转移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中心博士研究生郎天群在研究员李亚平和副研究员尹琦的指导下,以乙酰肝素酶(Hpa)在肿瘤细胞内高表达作为突破口,综合仿生纳米技术与前药策略,设

2018-03-16

ACS AMI:微小肿瘤再无藏身之地!科学家开发可以发光并产热的高分子纳米颗粒,精准定位并杀伤微小肿瘤!

2018年3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治疗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找到微小肿瘤并在它们转移之前杀灭它们。图片来源:ACS AMI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来自威克·弗里斯特浸会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找到微小肿瘤的荧光纳米颗粒,一旦到达肿瘤部位就可以发光,同时可以使用光激活纳米颗粒产生热量杀死癌细胞。而最近一项使用这种杂化受体-供体高分子纳米颗粒(H-DAPPs)在小鼠身上成功定位并

2018-03-16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

DNA 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丁宝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课题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灏课题组合作,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 therapeutic in response to a molecular trigger in vivo 为题,发表在 N

2018-03-08

Nat Commun:复旦大学郑耿锋课题组证实视网膜假体有望恢复视力

2018年3月8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涂覆着金纳米粒子的二氧化钛纳米线(titanium dioxide nanowire)可恢复盲鼠检测光线变化的能力。这种视网膜假体(prosthetic Retina)可能为开发类似的设备来恢复黄斑变性和其他眼科疾病患者的视力迈出了一步。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3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

2018-03-08

纳米蘑菇传感器:一种材料 多种应用

 来自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等离子体纳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细胞的增殖,并具有其他的应用潜质。研究发表在最近的《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杂志上。揭示细胞的增殖过程是对细胞和组织的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洞察。这种材料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让细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活。“通常,当你把活细胞放在纳米材料上时,由于纳米材料的质

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