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测序在人类遗传学和罕见病研究中的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遗传学领域,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容易地研究和理解生物过程及其影响。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分析整个基因组或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通过对RNA转录本和异构体的表征和量化获得进一步的功能性分析。这些能力一起为人类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洞察。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长期致力于开发简洁易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人类遗传学研究和遗传病诊断方面,纳米孔测序技术生成的长读长序列使得分析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变异(SV)更加的直观和简洁,如平衡易位和复杂的变异组合。纳米孔测序平台独特的测序原理,使测序过程不受酶反应效率的影响,尤其擅长检测困难区域,如重复序列,高GC含量的区域,以及假基因等。这意味着纳米孔测序可以解决出生缺陷防控和生殖遗传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安捷伦基因组学系列讲座 —— 安捷伦RNA和DNA平行测序文库构建方案,一天当作两天用
利用DNA和RNA的平行靶向测序可以比对序列差异、验证基因融合,检测DNA突变的关联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利用SureSelect XT HS2 RNA建库试剂盒,结合之前推出的 XT HS2 DNA试剂盒就可以轻松实现DNA和RNA的平行建库,实现上述应用。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XT HS2 DNA建库方案,本期将要介绍的SureSelect XT HS2 RNA 试剂盒是安捷伦最新推出的一款链特异性,靶向富集的RNA文库构建试剂盒。该试剂盒针对低起始量的FFPE样品进行了优化,样品起始量可低至10ng;试剂盒提供384对双端样本标签,接头序列中引入了分子标签,极大降低了测序中标签跳跃问题, 在去除Duplication时更准确;该试剂盒对整体建库流程进行了优化,建库时间缩短至11个小时。SureSelect XT HS2 RNA与SureSelect XT HS2 DNA采用同一建库流程,两款试剂盒的配套使用可以实现DNA和RNA的平行建库。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前沿与生物学应用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此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200纳米,被称为阿贝衍射极限,而通常病毒和亚细胞结构的尺寸只有几十到200多纳米。超高分辨显微技术的诞生突破了这个极限,使得显微成像分辨率进入振奋人心的纳米级别时代,对于精细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强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商业化比较常见的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耗损显微术(STED)、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RM)、光激活定位显微术(PALM)、结构化照明显微术(SIM)等,基于这些技术开发的显微产品在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病毒学、植物学、病理学、遗传学、医学等领域都得到了逐步应用。 生物谷联合全球显微科技与分析科学仪器领导品牌徕卡显微系统,推出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空中讲坛,关注成像领域前沿技术进展的同时,也将聚焦此技术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超高分辨成像技术的广泛、高效使用,以及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
强大生物科技加速,精准医学提前到来
体内生物学的深入了解对于医学未来的发展兹事体大,尤其是对疾病产生持久的治疗效果的方面。本次活动将透过各种数据和真实案例,与您分享IsoPlexis独特的单细胞蛋白质技术应用,从中研究人员能学习到如何首次将蛋白质组学与单细胞生物学相结合来加速治疗药物的发展。
分析表观遗传学标记的新方法
单细胞多组学系列论坛之肿瘤研究
肿瘤与免疫是生物体内最复杂的生理环境,由于细胞存在异质性,即使是处于同一阶段的同一种肿瘤细胞,不同的患者间细胞内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也有可能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病人体内,表达水平也是呈现持续动态变化的,在不同时期或肿瘤组织的不同部位,也很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空间多组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于单细胞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能够提供前所未有的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在单细胞水平上的多组学分析,有助于识别和理解细胞类型和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这在发现癌症如何扩散,或如何在再生医学中最佳地利用特化细胞方面非常重要。 在此背景下,生物谷携手10x Genomics和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组共同举办本次论坛,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与从事单细胞多组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行业人士结成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对肿瘤异质性、肿瘤和免疫微环境、生物标志物发现和治疗展开研究与探讨,为开发出更有效的个性化肿瘤治疗药物或手段助力。 主要话题:运用新兴的单细胞组学研究手段,揭示个体差异的分子基础,阐明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等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单细胞层次的多组学分析在识别和理解细胞类型和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基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新方法、新技术等创新性研究。
外泌体会前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郭培宣教授讲解外泌体靶向递送最新研究
外泌体天然囊泡,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在药物尤其是大分子的递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天然的外泌体靶向性并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提取的外泌体聚集在肝脏上,那么将其如何改造才能达到良好的药物递送效果呢? 内体诱捕一直是药物输送中难以克服的挑战,郭培宣课题组报道了用叶酸-外泌体介导的siRNA递送。这是一种优化的抗癌药物递送的新方法,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证明了能高效抑制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三阴乳腺癌。郭教授团队发明新型RNA纳米技术以配体“装饰”外泌体去靶向输送siRNA 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Nature Nanotech, 2017)。利用抗体样(即Y形状)RNA纳米颗粒的方向性, 可有效地将RNA治疗剂特异性地装进外泌体, 也可将配体“装饰”在外泌体表面以靶向肿瘤细胞。 利用RNA纳米技术以外泌体结合控制它们的去向,以产生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成功靶向三种癌症的载有治疗剂的外泌体。
单细胞多组学系列论坛之神经科学
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可以从多维角度全面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复杂生物学,进一步了 解病理特征如何影响周围的微环境,加深细胞对疾病发病机理和进展的贡献的见解。单细胞 和空间技术可以发现精神疾病的分子基础、表征与疾病相关的细胞表型、揭示新的病理效应、 探索神经细胞的调控格局、并确定离散细胞类型和状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发展神经科学 可以获得有关神经发育和分化更详细的视图。剖析控制细胞分化的分子途径,鉴定新的细胞 亚型标记,并揭示控制细胞分化的动态基因表达模式和调控态势。 因此,在此背景下,生物谷携手 10xGenomics 和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组 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要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如何揭示疾病中神经细胞的新功能 表型;如何通过单细胞和空间基因表达工具更好地了解正常大脑功能和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 制;如何检查不同大脑区域和疾病背景下的基因表达谱。同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与从 事神经科学领域的行业人士结成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重塑神经科 学展开研究与探讨,为开发出更有效的个性化神经治疗药物或手段添砖加瓦。
多维度成像方案与 CRISPR-Cas9 技术结合助力药学研究
多维度成像方案与 CRISPR-Cas9 技术结合助力药学研究 简介: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可作为操纵基因组序列的快速、高效、低成本且可扩展的工具。该系统可对活细胞中重复或低重复序列基因位点进行实时多位点同步成像..
单细胞多组学系列论坛之药物研发 --暨 2021(第十二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 会前会
近年来,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国家对细胞医疗行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及企业研究人员加入了细胞医疗的产业大军。以靶向药物、免疫疗法、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个性化治疗方式成为生物创新药物的主要方向。例如,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 CAR-T 为代表的细胞治疗药物也正一步步从临床试验阶段走向产业化。在细胞治疗领域,虽然目前细胞治疗类药物市场正处于开发阶段,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产业规模正迅速扩张。同时,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相信未来有更多的细胞治疗药物进入市场,为各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因此,为推动我国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共同探讨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的关键科学问题, 生物谷携手 10xGenomics 和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组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要介绍了细胞治疗类药物的发展现状、创新型细胞治疗药物研发技术,细胞治疗类药物的未来趋势。同时,本次论坛也希望从事细胞治疗药物研发领域研究的行业人士能够结成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