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类器官模型的新一代培养方案与转化医研究应用前沿

类器官作为一种成体干细胞体外培养出的3D细胞培养物,成为新一代疾病机制研究的利器与再生医的未来,类器官模型能够实现个体化治疗研究从而实现精准医疗,类器官模型在药物研发、药敏测试能够实现大规模高通量药物筛选,大大降低新药要发成本和时间,除此之外,类器官在指导临床用药以及作为疾病特异性模型对疾病的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类器官在医产业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谷携手生命科领域领先品牌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本次讲坛将深度探讨类器官模型在培养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最新应用领域的疾病机制研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促进领域内人士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类器官研究与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

2021-06-25 课时:45分钟

【另辟蹊径 探微索隐】- 新一代脂质组创新技术研讨会

脂质组已成为生物医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质谱技术进行脂质组研究,已能解决诸如脂质的种类鉴别及脂链组成等问题。但是,脂质精细结构,如C=C及sn-位置等,对大规模组来说仍是一个难点。近年来,区别与定量脂质C=C位置异构体已被证明对于生理过程研究、疾病标志物筛查及新药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6月29日,沃特世将联合清谱科技举行【另辟蹊径 探微索隐 - 新一代脂质组创新技术研讨会】,发布脂质组精细结构分析的全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Waters ACQUITY UPLC系列超高效液相色谱、Xevo G2-XS QTof高分辨质谱,以及清谱科技(PURSPEC) Ω Analyzer脂质分析系统,具备自动化的仪器控制、批量样本运行和全流程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支持包括碳碳双键(C=C)位置精准定位在内的脂质多维结构解析,为实现脂质组的大幅跨越和发展相关生物医研究及疾病标志物筛查提供新维度,迎来脂质组高通量及深维度的大数据时代。诚邀您的参加,并与相关专家深入交流。

2021-06-30 课时:112分钟

北京大应志涛教授讲解“CAR-T细胞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细胞治疗行业经历了多年研究成果积累和产业发展,正在全世界的注目中迈向应用和产业化时代,市场因而也向界业界抛出了比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更多的难题和考验,为此,生物谷邀请行业专家为大家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共同习~

2021-07-14 课时:71分钟

打破理论的极限-光活体显微技术及其应用

1665年,随着第一台光显微镜的问世,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从此开启了细胞,组织,器官等的研究。然而,光显微系统的分辨率被限制,无法对更小的生物分子和结构进行观察。突破光衍射极限,一直是科家们梦想和追求的目标。虽然扫描电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实现了纳米级的分辨率,但以上这些技术存在对样品破坏性较大,只能观测表面等缺点,并不适合生物样品,特别是活体样品的观测。近年来,光子、生物医和显微成像技术等领域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发展,一系列适合生物样品成像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到对于生物系统新结构和新功能的探索中。作为生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图像分析软件种类繁多,然而传统技术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主观性和低重复性。传统图像分割流程可能会导致不达标的实验结果,并且需要大量的手动操作,会受到人为错误的影响。 基于此景,生物谷携手全球显微镜与科仪器的知名品牌徕卡共同举办本次论坛。关注生物医图像和信号处理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方向和成果转换的同时,也将聚焦徕卡最新的Aivia平台,以此推动高质量的生物图像分析技术在生物研究领域的使用及持续发展。

2021-07-20 课时:74分钟

中国科技术大单革教授在线讲解“环RNA种类和功能”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和生物信息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编码RNA 的调控机制被揭示,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小干涉RNA、miRNA、cir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miRNA也广泛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个体生长发育以及器官形成等生物过程。miRNAs和lncRNAs还直接调控DNA损伤反应过程的细胞进展,miRNAs参与了细胞对DNA损伤的几乎所有方面,包括DNA损伤感知,损伤信号转到,受损DNA修复,激活细胞周期检查点和诱导细胞凋亡。 非编码RNA,尤其是microRNA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发展,它们对稳定和维持一些细胞类型的基因表型特征十分重要。本次线上直播将围绕非编码RNA调控机理, 技术方法以及与疾病关系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者,分享最新非编码RNA研究成果与经验,推动科发展,促进转化医及合作。

2021-08-25 课时:37分钟

时空组如何带来生命科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

华大STOmics™技术的诞生,突破了现有空间技术分辨率和检测组织大小的限制,成为全球领先能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原位捕获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并可以实现基因与影像同时分析。该技术首次实现生命全景时空分子图谱,有望带来生命科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 2021年9月7日,深圳华大生命科研究院携手生物谷共同举办“时空组如何带来生命科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空中论坛,诚邀从事肿瘤研究、免疫研究、发育生物、脑神经、病理研究等方面的专家、者共同探讨,充分促进领域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时空组的发展,提升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和推动疾病的研究与重新定义。

2021-09-09 课时:82分钟

单细胞多组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前会之单细胞技术在发育生物中的应用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从单个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又是怎样生长、成熟,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的?这一直是发育生物领域中一个很大的谜团。由于技术和方法的制约,这个谜团过去一直无法解开。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科家们利用常规的测序技术,但无法将关键信息从繁多的结果中有效提取出,而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以单个细胞为单位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其中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研究多种动物中的发育过程。如今,单细胞测序技术结合计算生物,已经可以描绘单个受精卵逐步发育分化的详细转录图谱,为人类解开受精卵发育分化之谜照亮了一线曙光。

2021-09-09 课时:112分钟

2021血液与免疫前沿论坛

血液作为一门医基础科可以结合多科展开研究包括形态、生理、生化、免疫等,因而血液的研究对免疫疾病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是近年来血液疾病的发病率逐年..

2021-09-29 课时:89分钟

外泌体技术与生物功能专题论坛

近年来,外泌体因其独特的生物功能特征在肿瘤等疾病的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和诊治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精准医疗产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而备受瞩目。尤其是牛奶外泌体..

2021-10-14 课时:107分钟

时空组如何带来生命科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

华大STOmics™技术的诞生,突破了现有空间技术分辨率和检测组织大小的限制,成为全球领先能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原位捕获空间转录组测序技..

2021-10-26 课时:1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