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研究发现影响产量的水稻养分高效主效基因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受水稻进化选择的养分高效主效基因SBM1影响水稻产量。这项研究为培育具较高产量潜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环境友好型水稻品种提供了优异等位基因和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近年来,由于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减少,

2021-06-10

plantCell & Environment:揭示幼苗子叶助力早熟大豆适应高纬长日环境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子叶的开花诱导功能及其分子基础,揭示了子叶在早熟大豆品种适应高纬度长日照环境中的独特作用。相关研究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据韩天富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2021-06-07

the plant Cell: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经两次远缘杂交而形成的一种异源六倍体作物,含有A、B和D三个亚基因组。亚基因组分化对多倍体小麦基因组可塑性具有重要贡献,且成为其成功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决定小麦亚基因组分化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薛勇彪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

2021-06-03

Cell快讯:微生物群对宿主生理学影响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犹他州大学医学院研究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napShot: Microbiota effects on host physiology"快讯文章。这项工作带来了新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宿主受益于它们的微生物居住者。这张快照描绘了人体的每个主要器官系统,并根据无菌和灵知生物动物研究总结了导致该器官

2021-05-27

Cell:升级版CRISPR工具!不影响DNA序列,但却能持久、可逆地开关基因

  尽管CRISPR相关的基因编辑技术带来了治疗甚至治愈多种疾病的希望,然而该技术依赖于DNA修复通路,该通路会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方式将新的碱基插入到遗传密码中,因此难以把控最终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探索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对表观遗传进行编辑或许是一种更有潜力的方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精准控制基因表达。最近,由加州大学旧

2021-04-23

Development Cell:转录过程中重要因子调节肌肉干细胞扩张和肌纤维修复

负伸长因子调节肌肉干细胞的扩张,从而有效地修复受损肌纤维和维持干细胞池数量

2021-04-13

Nat Cell Biol:揭秘衰老细胞开启编码肿瘤调节因子的基因进行表达的分子机理

2021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和14(METTL14)是甲基转移酶复合体的核心亚单位,而甲基转移酶复合体能催化信使RNA N6甲基腺苷(m6A)的修饰过程;尽管目前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6A依赖性功能的清单不断被扩大,但METTL3和METTL14复合体的m6A依赖性功能仍然很少被科学家们所研究。近日,一篇发表

2021-04-10

Cancer Cell: p53突变影响天然免疫信号并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

p53突变(mtp53)是众所周知的促癌基因。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Stony Brook大学的Luis A. Martinez团队报告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该机制,mtp53抑制细胞自主和非细胞自主信号,从而促进癌细胞存活和逃避肿瘤免疫监视。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ancer Cell》杂志上。

2021-04-13

Cell Rep: 肠道微环境如何影响伤寒毒素的消炎作用?

此前研究发现,在沙门氏菌感染期间,细菌内部的伤寒毒素会在宿主细胞中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DNA损伤反应(DDR)的激活。此外,这些毒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而后者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的微生物组中丰度极高。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对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仍然不够了解。

2021-04-08

Cell Rep: 抗炎细胞因子IL37对驯化免疫的抑制作用

“驯化”免疫(Trained Immunity,TI),是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暴露于病原体或疫苗之后产生的天然免疫记忆,该机制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的作用。TI的主要特征在于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的变化,进而导致免疫代谢发生改变,最终促进促炎性因子的表达。TI的缺陷会导致炎症疾病的产生。

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