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蔡宇伽/洪佳旭团队开发基于病毒样颗粒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工具,为亨廷顿治疗带来新希望

研究团队表示,RIDE 系统的成功开发为亨廷顿舞蹈症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并有望在未来应用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治疗。

2025-02-12

北京协和医院冷泠团队发文:基于皮肤类器官的感染平台鉴定出手足口特异性抑制剂

本研究利用hiPSC-SO模型,揭示了EV-A71感染的细胞靶点和分子机制,特别是自噬途径和Hippo-YAP/TAZ信号通路在病毒复制和细胞增殖中的关键作用。

2025-05-07

Nat Commun:人类iPSC衍生原始巨噬细胞培养基,成为心脏治疗“奇兵”,开启心肌再生新时代

研究发现,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原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激活促增殖信号通路,促进成年心肌细胞增殖、增强心脏再生能力,改善成年小鼠心脏收缩功能,为心脏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5-04-18

炎性肠或许在个体出生时就能被检测到!

炎性肠病的主要特点为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从而就会导致肠道慢性炎症发生,进而就会导致持续性腹泻、腹痛和疲惫等。

2024-10-20

Nat Chem:陈加余团队系统揭示三链体DNA互作蛋白调控机制与功能多样性

该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内源性三链体DNA调控蛋白的全景图,不仅为深入理解三链体DNA的动态调控奠定了基础,也为诸多蛋白的分子功能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4-09-08

PNAS:刘聪课题组提出化学分子识别病理蛋白聚集可塑性的新观点

此项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化学分子对病理蛋白聚集体不同polymorphs的结合特性,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与适应性。

2024-08-29

Stroke:科学家识别出两种能促进人类中风复发的特殊蛋白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人群偶发性中风影响不大的两种蛋白似乎会影响偶发性AIS后的MACE,这些关联研究表明,炎症或许是AIS事件后MACE结局的一种促进因素,这或许就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新型靶点的重要性。

2024-08-14

Clin Transl Med:细胞外囊泡或有望作为开发人类炎性肠的安全且有效疗法的关键

MSC-EVs代表了治疗人类炎性肠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性替代策略,相比传统的细胞疗法而言其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作为一种非细胞疗法,MSC-EVs也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致肿瘤风险,同时还易于储存和处理。

2024-12-12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喝一杯咖啡,糖尿风险降低10%,但加了糖,益处大打折扣

研究表明,每天多喝一杯咖啡(不加任何添加剂),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0%相关,而加糖、人工甜味剂的咖啡会减弱咖啡对糖尿病的保护作用。

2025-01-21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不同帕金森亚型的病理基础,并筛选出25种候选药物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与PD患者临床表现一致的PD亚型大鼠模型后,利用转录组学分析阐明,不同PD亚型的发展与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损伤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