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FDA:临床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获批

5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公告批准两个可用于临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的试剂盒。上海之江生物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分别申报的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的试剂盒两个试剂盒获批。

2013-05-24

Clin CHem:开发出一种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

2013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5月10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CHemistry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进展中,来自中国汕头大学的香港大学研究者表示,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近日在中国流行的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

2013-05-12

H7N9病毒传播路径被揭示:迁徙候鸟—鸭群—家禽

禽流感为什么能够传染给人类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解开的谜。5月1日和5月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科学》分别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科技人员关于H7N9病毒溯源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的两项重要成果。 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2013-05-06

世界首个H7N9疫苗出炉背后的“猫腻”

2013年5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 5月2日,美国商业通讯(BUSINESS WIRE)企业新闻稿中发布了这一消息。美国Greffex公司率先成功研发出了首个完整的H7N9禽流感疫苗,Greffex一家专注于疫苗和基因治疗的生物技术公司。5月4日,美国另外一家生物公司ProteinSciences采用类似于Greffex公司的技术也宣称研发成功H7N9禽流感疫苗。

2013-05-05

Lancet:揭示H7N9谱系

根据发表在5月1日《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自二月以来一直在感染中国人群的新型H7N9病毒至少从四种不同的鸟类病毒处获取了基因。在这篇文章中,由中科院高福(George F Gao)研究员领导的一个中国科学家小组,通过检测从感染患者处分离的四种不同病毒株的序列,确定了病毒的起源和多样性。

2013-06-19

绘制H7N9禽流感疫情预测图

从疫情地区辐射线路看出,人际传播的病毒可以很快传播到 欧洲、北美和亚洲人群 尽管科学家们还不完全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的转播机制,以及它看起来像以散发性人类病例模式传播的原因。但绘制出过去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感染地域性传播中已知因素的风险性,有可能能够提供一些线索。

2015-03-26

PNAS: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参与控制转座子活性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证实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JMJ703参与控制了转座子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风(Xiaofeng Cao)。

2013-01-16

Cell:揭示组蛋白H3K9的分级甲基化可以在核被膜处对染色体臂进行定位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阐明了组蛋白修饰可以导致细胞核周围静止基因的沉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Cell上。文中,研究者揭示了至少在两种水平上,组蛋白H3 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可以引发异染色质定位在核被膜处。

2012-11-18

Science:Polycomb调控H3甲基化介导基因沉默

2012年8月24日,NIBS朱冰实验室在 Science 杂志发表题为Dense CHromatin Activates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to Regulate H3 Lysine 27 MetHylation的研究论文。 Polycomb介导的基因沉默是一个经典的表观遗传现象。其特点是能够忠实地维持基因的沉默状态,而非诱发基因的沉默。

2012-11-18

Cell:揭示丙酮酸激酶PKM2磷酸化组蛋白H3并诱发癌症的分子机制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刊登在8月16日的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田纳西大学的研究者表示,一种供给癌细胞营养的代谢类蛋白质也可以通过松弛DNA盘绕形成染色体的包装来激活肿瘤促使基因的表达。通过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进行研究,研究者揭示了丙酮酸盐激酶M2(PKM2)可以通过影响组蛋白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