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韩春雨新论文:开发新型PCR技术,实现快速、高精度DNA检测,且无需精密仪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 Cas6 的 RNA 荧光追踪平台——Cas6FC,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活细胞中几乎没有背景噪声的检测目标 RNA。

2025-08-19

Nature:DNA甲基化“随机时钟”——EVOFLUX破译肿瘤演化史,重塑临床预后新维度

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癌症类型截然不同的“生命节奏”,更证明了这段演化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比许多传统生物标志物更强大的临床预后预测因子。

2025-09-13

Cell子刊:樊春海院士团队等利用DNA水凝胶,决定雌性生殖干细胞命运

该研究首次将 DNA 水凝胶作为 3D 培养体系应用于雌性生殖干细胞(FGSC)的培养,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可编程刚度特性,且与其他材料参数(例如化学组成、应力松弛率)存在解耦关系。

2025-07-22

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竟源于大脑自身正常的DNA“擦除”过程

研究中的数据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TET或TDG基因被特异性敲除的浦肯野细胞中,阿糖胞苷诱导的DNA损伤确实被显著抑制了。

2025-07-02

Nature:是什么让线粒体DNA“粉身碎骨”?一个关于核苷酸、炎症与衰老的新故事

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全新的、连接代谢失衡、mtDNA损伤与炎症衰老的分子通路。

2025-09-27

DNA“粘贴”编辑术开启新纪元,T>A精准突变成可能

这项研究巧妙地将细菌免疫防御机制转化为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其核心贡献在于展示了“附加编辑”这一全新概念,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生命域中的独特应用潜力。

2025-09-09

Cell:从110万年前猛犸象化石中发现最古老的宿主相关细菌DNA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 483 份跨度超过 100 万年的猛犸象遗骸中的古微生物 DNA 进行了分析。

2025-09-09

Science:发现一类能感知环境机械特性的特殊 DNA 片段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技术,在"暗基因组"中发现了此前未被标注的DNA片段,这些片段负责控制细胞如何感知并响应其局部环境的机械特性。

2025-09-29

Science:肾脏应激源引起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器官衰退

结果表明突变可以预示随时间累积的损伤,并可以预测那些肾功能仍相对良好者的功能衰退。此外,突变负荷独立地预测了未来发生AKI事件的可能性。

2025-10-25

Nature Methods:Paired-Damage-seq——同步解析DNA损伤与基因表达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Paired-Damage-seq的全新技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同时分析氧化损伤和单链DNA损伤,并结合分析基因的表达情况。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