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发布PCSK9反义疗法最新研究成果
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能参与调节肝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人体中PCSK9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关,而PCSK9的功能丧失性突变则会导致LDL胆固醇浓度降低,能预防冠心病,这使得PCSK9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靶点。目前已获批靶向抑制PCSK9
Nature:在体内对PCSK9基因进行碱基编辑可将猴子体内的坏胆固醇降低约60%
2021年5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核酸酶和CRISPR碱基编辑器,有可能永久性地修改患者体内的致病基因。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靶器官中展示持久性的编辑是在临床试验中对患者进行体内基因编辑之前的关键一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Verve治疗公司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CRISPR基因
我国科学家揭示CRISPR-Cas系统对宿主细胞成瘾机制
2021年4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CRISPR-Cas系统有效地保护细菌和古细菌免受病毒和其他类型的外来DNA的侵害,但是,作为防御系统的特征,它们也给宿主带来不可忽视的适应成本,例如,自身免疫的风险和对外源有益基因的排斥。据推测,这些代价导致CRISPR-Cas在细菌中的频繁丢失,这反映在这种系统的斑片状分布上,甚至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菌株之
百时美施贵宝公布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9LA两年随访数据,结果喜人!
2021年5月19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布了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9LA两年随访结果。结果显示,与单独接受四周期化疗相比,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及两周期化疗能够为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持久的生存获益。在该研究中,接受欧狄沃联合伊匹木单抗及两周期化疗的患者两年生存率达到38%,而接受单独化疗的患者两年生存率为26%
Nat Biotechnol:在体内利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让PCSK9发生单点突变,大幅和持续地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2021年5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碱基编辑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改变DNA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加拿大、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利用碱基编辑在一个特定的基因中产生这样的一个点突变,成功地持续降低了小鼠和猕猴血液中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为治愈遗传性代谢性肝病患者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结果
Cell:揭示一种微调基因转录的新机制,并指出CDK9抑制和PP2A激活同时进行会增强抗癌效果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表达是基因所编码的信息用于制造蛋白的过程中的第一步。控制基因表达的时间和水平对于细胞在有机体中发挥其特定功能、适应周围环境和对外部刺激作出适当反应至关重要。癌症是基因表达失去调控的结果,因为在错误的时间或在错误的细胞中开启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极大地改变它们的整体行为并导致无限制的增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Mol Ther: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治疗地中海型贫血症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是治疗各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在最近发表于《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Alessia Finotti教授等人首次通过CRISPR / 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β039地中海贫血突变进行了校正。结果证明,在对来自纯合的β039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红系前体细胞
2021年3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2021年3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2020年10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a博士因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面做
Mol Cell:光敏性sgRNA调控Cas9蛋白的失活
对CRISPR-Cas9技术的精确调控可以提高其在基因编辑方面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然而这一目标目前却仍受 “不完全失活” 、 “速率过慢” 等缺点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Taekjip Ha教授等人设计了光敏感、可裂解的guide RNA(pcRNA),从而能够利用光照达到降解sgRNA分子,进而调控Cas9核酸酶基因
Cell:升级版CRISPR工具!不影响DNA序列,但却能持久、可逆地开关基因
尽管CRISPR相关的基因编辑技术带来了治疗甚至治愈多种疾病的希望,然而该技术依赖于DNA修复通路,该通路会以一种不可预知的方式将新的碱基插入到遗传密码中,因此难以把控最终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探索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对表观遗传进行编辑或许是一种更有潜力的方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精准控制基因表达。最近,由加州大学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