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BMAL1磷酸化如何影响海马体中的突触可塑性
为什么我们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候思维更敏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博士Jonathan Lipton及其研究团队阐明了昼夜节律---人体自然的昼夜周期---与称为突触的大脑连接之间的关系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CDR1as通过控制miR-7的可获得性调节α-突触核蛋白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
局灶性脑缺血迅速改变了几类非编码RNA(NcRNAs)的表达,包括环状RNAs(CircRNAs)、微小RNAs(MiRNAs)和长ncRNAs(LncRNAs)。
CIRC-ZEB1通过吸附miR-199a-3p促进PIK3CA的表达并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尽管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进步,肝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肝癌的转移性和复发率以及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仍然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更准确的诊断指标,能够及早发现肝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1篇Cell和1篇Cell子刊揭示生长中的神经元通过形成突触获得竞争优势
2021年3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点竞争从来都不是坏事,尤其是在大脑中生长的新生神经元方面。他们利用遗传实验和计算机模型,阐明了幼鼠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步骤:神经元的细胞体上生长出称为树突的分支延伸物,以及树突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像生物天线一样,树突通过称为突触的连接来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传入
胡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研究兴趣: 1. 在位实时生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发育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2.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主要研究兴趣: 1. 在位实时生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发育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2.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3. 神经元及其神经胶质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毕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
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长期目标是综合电生理、光子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模拟等多学科手段揭示认知与思维的神经基础,同时结合我校与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优势及国际合作,发展和应用以生物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材料等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神经物理学新方法。
PNAS:CA1神经元或有助早期阿兹海默病的治疗
一项研究发现,正如镜像神经元帮助人们解释其他人的行动,一组称为CA1神经元的大脑细胞可能在自我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长久以来知道大脑的参与记忆处理的区域——海马区调控着自传体记忆的提取,但是参与到回忆起过去经历的心理印象的准确的神经回路尚不确定。 Thorsten Bartsch及其同事比较了健康人和患有一种罕见的暂时遗忘症的病人提取多至40年前的情景记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