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3D打印人工组织最新进展

最近3D打印很热,似乎一夜之间什么都能用3D打印了,圆珠笔、螺丝钉、高跟鞋、电路板……在人体组织领域,3D打印也是捷报频传,2月5日发表在Biofabrication上的文章表明打印人胚胎干细胞球不是问题了,2月15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文章表明打印人工耳朵也有可能了。那么人工组织究竟是如何打印的?真的什么都能打印么?3D打印人工组织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探索?本文围绕上面三个问题进行展开。

2015-03-26

英美科学家“复活”恐龙 3D还原其饮食习惯

英国和美国的科研小组对侏罗纪草食性恐龙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3D高科技效果“复活”了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 科学家们以梁龙作为研究对象,梁龙是一种大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梁龙的体型巨大,一般的身高超过170英尺,重达12吨,梁龙是地球历史上身体最长的动物,仅脖颈的长度就达到20英尺。 长期以来,这种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的饮食习惯都是一个迷。

2015-03-26

应用在医疗领域的 3D 打印,能拯救世界吗?

今年 9 月,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 12 岁男孩植入了 3D 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

2015-03-26

5个可3D打印制造的人体器官

耳朵 肾脏 血管 皮肤 目前,3D打印如火如荼,人们用3D打印方法制造出的产品也千奇百怪,包罗万象,比如飞机零件、食物等。但3D打印似乎并不就此满足,现已将目光瞄准了人体器官。美国《大众科学》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5个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完成的人体器官。

2015-03-26

还是3D打印

尽管3D打印正革命化假肢制造,但还未能快速提供低成本的美观假肢。

2015-03-26

科技部召开增材制造(3D打印)专题战略研讨会

2月14日,科技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在北京召开了增材制造(3D打印)专题战略研讨会。会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宋天虎研究员作了总体情况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清华大学林峰教授分

2015-03-26

神奇3D图像揭示胎儿子宫内吸吮手指

英国杜伦大学的研究人员拍摄了一系列令人惊异的3D影像,揭示胎儿不仅能够对触摸做出反应同时还能预感到触摸。研究人员表示胎儿触摸面部和头部不同部位是一个指示器,能够反映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情况。如果在妊娠的确定时期胎儿并没有触摸自己的身体,说明他们患病。

2015-03-26

科学家首次使用3D打印制作人工气管

2011年,卡伊巴(Kaiba)还只有6个星期大时,他突然停止了呼吸,脸色发青。他的父母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很遗憾地发现他的左支气管有先天性缺陷。此后,病情反复发作,直到2012年的一月,外科医生们在他的肺部植入了一个3D打印的气管,才使他的呼吸道保持畅通。几年之后,这个人造气管会在体内自行溶解,到那时候卡伊巴自身的支气管就可以发育到能够维持正常呼吸的水平。

2015-03-26

让蚕来完成3D打印

过去几千年,人们用蚕吐的丝来制作丝绸,利用大量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最终制作成各种丝绸。 科技正在改变这一传统的模式,蚕们不仅只充当“原材料”的提供者,它们即将成为丝绸制作流程的“中坚力量”! 他们开始参与丝绸的制作了,这次,它们借助了流行的3D打印理念。它们就是全新的3D打印机。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