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光调控CAR-T疗法可有效杀伤皮肤癌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使CAR T细胞疗法在治疗癌症时更安全,更有效。通过对CAR T细胞进行编程以使其在蓝光刺激下被激活,研究人员能够达到精确控制T细胞破坏小鼠皮肤肿瘤而又不损害健康组织的目的。
Cancer Cell:研究发现解决皮肤癌细胞耐药性的新途径
2020年2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发现,黑色素瘤细胞通过改变其内部骨骼(细胞骨架)来对抗抗癌药物,这为对抗皮肤癌和其他产生治疗耐药性的癌症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由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通过增加两种细胞骨架蛋白--rock和肌球蛋白II的活性,黑色素瘤
AJP:关键非编码RNA分子促进皮肤癌恶化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图尔库大学、中心医院和西方癌症中心(FICAN West)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RNA分子PRECSIT,它参与调节了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和侵袭过程。将来,PRECSIT可能会成为检测快速进展或扩散的鳞状细胞癌的新标志物,以及有可能成为新疗法的靶标。
百济神州百泽安®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II期临床提前达到主要终点!
2020年01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百济神州(BeiGene)是一家处于商业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和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近日,该公司宣布,其抗PD-1抗体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两种化疗方案用于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关键3期临床试验,在计划的期中分析中,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
科学家发现某些皮肤癌可能起源于毛囊
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最致命的皮肤癌可能起源于赋予毛发颜色的干细胞,还可能起源于毛囊,而非皮肤层。毛囊是位于皮肤层内的复杂器官。这项研究表明,在皮肤中,未成熟的色素生成细胞发生了致癌基因的改变,然后在第二步中,这些细胞会暴露于正常的毛发生长信号下。过去的疾病模型认为日光(如紫外线辐射)是黑色素
PNAS:科学家鉴别出能有效预测皮肤癌风险的“超级热点区域”
2019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基因中发现了“超级热点区域”(hyperhotspots),相比基因组平均水平而言,这些位点对来自太阳光紫外线辐射的敏感程度是前者的170倍。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中往往是引发皮肤癌的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在华获批
2019年11月29日,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Merck & Co. Inc., Kenilworth, New Jersey, USA)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批准其PD-1抑制剂药物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卡铂和紫杉醇适用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公司已收到NMPA的纸质批件。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是基于全球III期临床试验K
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获批,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2019年1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抗PD-1疗法Keytruda(中文商品名: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联合卡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一新的适应症基于关键性III期KEYNOTE-407试验的总生存期(OS
Nat Commun:部分皮肤癌可能起源于毛囊
2019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致命的皮肤癌可能是由毛囊干细胞,而非皮肤细胞恶化产生的。 毛囊是位于皮肤层内的复杂器官。在这里,未成熟的“色素生成细胞”可能会发生一些遗传突变,进一步受到正常的头发生长信号影响,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过去的理论认为日光(例如紫外线)是黑色素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目前的研究认为,即使对于正常毛囊来说,其中
研究显示颈部以上的皮肤癌更容易转移!
2019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为期6个月的描述性临床研究的新结果表明,颈部恶性黑色素瘤(MM)与颈部以下恶性黑色素瘤相比,其扩散的几率更高。然而,尽管这些研究中有更多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出现了颈部以下MM肿瘤,但没有发现有远处转移--MM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远处部位。此外,仅有1例颈下MM患者被诊断为淋巴结阳性。研究结果近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8届EADV大会上公布。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