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囊泡分泌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在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近年来,单细胞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生物医学的研究,然而目前大部分单细胞分析技术依赖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仪器进行单细胞计数以及生物分子信号检测,难以广泛应用。因此,亟需简便、易于操

2021-10-19

J Extracell Vesicles: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细胞囊泡通过骨保护素和miR-21-5p缓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由于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骨组织数量的损失。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EVs)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细胞治疗方法。

2021-10-20

J Extracell Vesicles:小细胞囊泡来源的miR-574-5p通过TLR /调控肺癌中PGE的生物合成

细胞间通讯在肺癌(LC)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细胞外小泡(sEV)。SEV通过将细胞货物运输到靶细胞引发各种生物反应。sEV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microrna (miRs),其转运最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2021-10-21

Hepatology:在肝脏发现了一种新的肝脏干细胞来源,有望治疗Alagille综合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肝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干细胞来源,可以帮助治疗Alagille综合征患者。这一发现对Alagille综合征和一般的肝脏疾病(包括癌症)有广泛的生物医学意义。

2021-10-13

Science子刊:活化巨噬细胞-肿瘤嵌合泌体使得针对实体瘤的人性化抗癌免疫疗法有望成为可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活化巨噬细胞-肿瘤嵌合外泌体(activated macrophage–tumor chimeric exosome, aMT-exos),它能共同激活免疫反应和肿瘤微环境以支持癌症免疫疗法。

2021-10-16

细胞囊泡是胰腺癌早期血源性肿瘤源性KRAS突变DNA的主要来源

到目前为止,液体活检领域主要集中在循环肿瘤 DNA 和细胞上,尽管近年来细胞外囊泡 (EV) 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1-10-12

研究人员在1.25亿年前特异埋藏恐龙骨骼中发现软骨细胞细胞核迹象

   在位于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科学家在1.25亿年前的尾羽龙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发现了一些健康状态下“化石化”的软骨细胞,以及一些快要凋亡的软骨细胞;这些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能还保存了细丝状的染色质,后续需要更精准的测试进一步确定这些细胞的生化特性。9月24日,《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

2021-09-27

细胞囊泡介导反义肽核酸的胞吐作用

肽核酸(PNAs)是一种合成的DNA模拟物,已广泛应用于反义和抗原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应用中。

2021-09-23

研究人员发展出成体耳蜗再生细胞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志勇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同时过表达Atoh1和Ikzf2促进成年耳蜗支持细胞转分化为外毛细胞》,在线发表在eLife上。该研究首次实现了体内原位再生Prestin阳性的外毛细胞。耳蜗外毛细胞是声音放大器,其特异表达的马达蛋白P

2021-09-10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胃癌细胞泌体分离与检测技术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0.618)发表了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迪教授课题组和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王志刚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论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胃癌细胞源外泌体分离与检测技术”(ExoSD chips for high-purit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