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方文涛教授团队发布国际首个胸腺肿瘤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近日,由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教授领衔的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ART)研究团队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SLAC)的官方期刊、胸部肿瘤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Nat Med:肠道微生物可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
靶向PD-1-PD-L1相互作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晚期NSCLC1患者的治疗前景。对既往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的试验表明,与标准化疗相比,PD-1-PD-L1阻断治疗后的总生存期(OS)更高。然而,只有少数(35%)患者从ICI的持续反应中受益。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性,或偶尔出现疾病的
Diabetologia & Diabetes Care:利用表观遗传学改变或能帮助预测机体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来自图尔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更早地识别出存在患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儿童。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发现基于Transformer的多肽-HLA I类结合预测和疫苗的新生抗原序列设计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魏冬青团队的研究论文《A transformer-based model to predict peptide–HLA class I binding and optimize mutated peptides for v
兰州大学更新预测结果:香港感染人数,因祖国全力支持将下降约34万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3月9日下午公布,截至当天零时,香港新增25991例经核酸检测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5984例为本地病例;最近开通的快速抗原测试阳性呈报平台,新增32766例呈报。目前为止,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53860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病例,累计34784例通过快测阳性平台呈报;累计2656例死亡,病死率0.46%。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基于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实现异源蛋白的高水平表达
近日,生物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成功构建人工智能预测模型MPEPE,基于深度学习和分子进化的策略模拟分析异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提高了异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该研究促进了对基因序列与蛋白可溶性表达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为酶蛋白的理性分子设计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计算与结构生物技术期刊(Computationa
Science:通过数学建模揭示细胞如何选择自身命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根据类似的原则设计出一种称为MultiFate的最小回路架构,在这种架构中,一组转录因子竞争性地形成同源二聚体和异源二聚体,只有同源二聚体才能激活它们自身基因的表达。
Sci Rep: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婴儿的早产风险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早产婴儿父母的脸颊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征,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测试手段来确定女性的孕期是否会过早结束,诸如这种检测手段或许也能帮助预防早产发生,以及通过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从而改善婴儿的机体健康。
CANCER CELL:探索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共刺激分子基因
近段时间空军西京医院消化疾病研究所的一个团队针对共刺激分子相关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明确其在HCC(肝细胞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