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 Sci:面部各部分特征的识别更优于面部整体的识别
不同的面孔,我们如何来识别? 我们如何来认出一张面孔,截止到今天,大部分的科学家的回答是:通过全面整体性来识别(holistically),也就是我们要观察所有的特征,包括眼镜、鼻子、嘴巴等,然后将他们组合,最终对每一个人形成一种形象,然后近日的一项研究推翻了这种一般的认人的理论,来及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识别整张脸的时候...
CDPS:人面部表情符号源于本能生理反应
目前,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报告"What Are Emotion Expressions For?"证实,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Development:基因表达如何影响面部表情
一个人的面部是呈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面部形象在早期发育时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不太清楚。近日,Chong Pyo Choe博士后研究员对这一系列谜题展开了调查。
PNAS:生命早期的经验会微调大脑的面部处理系统
科研人员报告说,大脑的人脸视觉处理系统在生命早期的一个增强了的神经可塑性时期进行了微调。此前的研究提示这样一个时期在生命的头几个月存在,但是究竟神经回路是新建立的还是仅仅在这个时期进行了调整还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Brigitte Röder及其同事研究了出生失明、至多14年后视力恢复的11个人,并且研究了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以及有部分视力的受试者。
PLoS Genetics:五个基因决定面部形态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同卵双胞胎的脸近乎相同,与毫不相干的人相比,兄弟姐妹的脸非常相似。显然,脸部形态是由基因调控的。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鉴别出了决定面部形态的五个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13日的PLoS Genetics杂志上。 为鉴别决定脸部形态的基因,大约一万个来自不同国家有欧洲血统的人参与了此项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狮尾狒狒”也能进行快速面部模仿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对“狮尾狒狒”(“旧世界”猴子的一种)快速面部模仿(RFM)的观察结果。这种快速的、自动的反应此前已在人类和猩猩中观察到,但没有在非猿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而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灵长类动物也能够进行这种复杂的情绪交换。 RFM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反应,在其中一个个体模仿另一个个体的面部表情。
PNAS:科学家揭示面部识别的机制
一项研究提出,面部识别是由专门用于面部的大脑机制执行的,而且一套不同的机制则可能被用于处理一个人学会识别的其他对象。人们已经提出了面部识别机制的两个假说。
Science:黄蜂能识别彼此面部
日前,Michael Sheehan 等研究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Specialized Face Learn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Recognition in Paper Wasps",称黄蜂具有高度发达的视觉识别能力,能识别其它黄蜂独特的面部特征,黄蜂之间识别彼此面部的方式与人类的一致。
PLoS ONE:研究解析马来西亚华人面部识别技术
你可以轻易识别出你曾经有过一面之交的人吗?还是对你来说能认出一张熟悉的脸都不容易? 研究已经表明我们更能认出来自于同一种族的人,但是科学家们提出疑问:我们怎么利用吸收到的信息来识别人? 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最新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华人可以利用他们的面部识别技术来帮助他们适应多元文化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