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Zool Scrip:朱朝东等在两个跳虫种团分化和南北地理隔离研究中获进展

秦岭-大别山山脉-淮河主体东西走向。它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农业、人文分界线或自然过渡带。中国东部人类活动交流频繁,且地势差异尤其在东部平原区相对有限。学界认为这条南北分界线

2014-05-23

Nature:解析嵌入式H+转运焦磷酸酶的晶体结构

VrH+-PPase质子泵工作模型 H+转运焦磷酸酶(H+-PPases)是活跃的质子转运体,它通过水解焦磷酸(PPi)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梯度。 H+-PPases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首次发现于植物液泡膜,以及几种原生动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到目前为止,H+-PPases的三维结构以及质子转运的详尽机制还未可知。

2012-11-18

CST:中国科学家抗菌双层聚合物中空纤维研究获进展

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膜材料,在分离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其所制备的微滤和超滤中空纤维膜在家庭净水系统、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但是在膜的使用过程中,除了有机物与无机物,微生物也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膜污染,制备具备抗菌性能的膜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4-03-25

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

2013-07-30

B: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

动物的物种起源常常与地理障碍有关,比如山水等地理分布隔开了物种,也造成了生殖隔离。日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仅染色体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物种隔离,相关论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2-11-18

ADI 新数字隔离器封装确保医疗和工业应用安全

p{text-indent: 2em;} 北京2011年10月26日电 /美通社亚洲/ -- Analog Devices, Inc. (ADI),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最近推出首个针对数字隔离器的封装技术,可实现全球工业标准中最低8 mm 的爬电距离要求,确保高压医疗和工业应用中的安全运行。

2011-10-26

FEMS Micro:徐旭东等质疑VIPP1对蓝藻光合形成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