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incine:首个人类主动感染新冠病毒挑战试验,揭开新冠病毒的攻击和传播模式

该研究招募了36名年轻、健康的志愿者,参与了第一次人类新冠挑战性研究。将含有新冠原始毒株的小液体通过滴管滴入志愿者的鼻子中,让他们接触新冠病毒。,其中18人被感染,均为轻症。

2022-04-04

PNAS:识别出癌细胞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一种新技巧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就发现了癌细胞用来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狙杀的一种特殊技巧,即癌细胞能将一种失活信号编织成一件保护性的盔甲从而排除原本会杀灭癌细胞的T细胞,这种免疫失活通路或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性手段来帮助治疗多种癌症,比如胰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

2022-02-20

mBio:识别出有望攻击疱疹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来自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为攻击疱疹病毒的新方法打开一扇大门,虾姑干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两种名为AK-157和AK-166的化合物来靶向作用人类疱疹病毒中的2种金属离子依赖性酶类或许就有望抑制病毒的复制,这一研究发现或能提供几乎帮助开发抵御疱疹病毒的新型疗法。

2022-01-29

奥密克戎突变毒株或会躲避部分而并非所有单克隆抗体的攻击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刺突蛋白的突变数量,SARS-CoV-2高传播性B.1.1.529奥密克戎突变株的出现让科学家们对抗体疗法的疗效产生了一定的担忧;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An infectious SARS-CoV-2 B.1.1.529 Omicron virus escapes

2022-01-29

尽管Omicron更具传染性,但攻击性大大降低了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目前全世界最关注的当属Omicron突变株,Omicron突变株于近日在南非发现,已传播到90多个国家。Omicron占美国病例的73%2021年12月20日,联邦卫生官

2021-12-22

剑桥初步研究:奥密克戎确实变得更具免疫逃避性,但攻击肺部的效率降低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与早期的新冠变异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攻击肺部的效率可能较低。剑桥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奥密克戎刺突蛋白(S蛋白)的突变使其能够逃避抗体,但也可能因此减少了它在肺部复制的方式,通常这会导致严重的疾病。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奥密克戎获得了免疫逃避特性,同时降低了与复制和致病

2021-12-21

Nat Commun:揭示SARS-CoV-2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新机制

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SARS-CoV-2或能敲除一种与I类MHC免疫复合体相关的重要分子通路,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COVID-19感染发生的过程和分子机制。

2021-12-13

链接,向未来:第四届进博会开启“感染防治生态圈业界合作”

2021年11月7日,上海— 为遏制细菌耐药、全面提升我国感染疾病诊疗能力,由辉瑞中国发起的 “全链接 向未来——感染防治生态圈业界合作研讨会”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博览会”)第四届进出口博览会上宣布启动。

2021-11-08

Cancer Cell:识别出对机体免疫攻击卵巢癌非常重要的细胞相互作用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对免疫系统细胞毒性T细淋巴细胞摧毁卵巢癌肿瘤非常必要的细胞相互作用,这或许能帮助确定检查点阻滞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癌症上的作用效率。

2021-11-11

Science:揭示细菌利用可交换的防御基因对抗噬菌体攻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微生物学家Martin Polz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如今研究了细菌如何抵御病毒捕食者,即噬菌体。该研究表明,细菌具有专门为防御噬菌体而设计的可交换的遗传因子,使细菌群体能够令人惊讶地迅速转换其先天免疫力。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