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新型纳米多孔可实现气体高效分离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的纳米多孔膜材料,可以极大的提高膜的选择性,而膜的渗透性比传统的商业化分离膜高100到1000倍。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制备成商业化组件,将有望变革膜分离技术。相关研究5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2013-05-30

Nature: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整合蛋白酶的结构

近期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题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关注,1月3日Nature杂志以“Structural biology: Membrane enzyme cuts a fine figure”为题,详细介绍了这项成果及其意义。 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令人吃惊,因为细胞膜的内部是一种疏水性环境,而这项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能利用水分子在膜内消化其它蛋白。

2013-01-08

ACIE:催化烯烃三氟甲基化反应新进展

在有机小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CF3)官能团,能增强该分子的化学与代谢稳定性、改善其亲脂性、以及提高其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选择性等特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从2011年Buchwald、王剑波、刘磊和傅尧课题组首次报道铜催化烯烃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以来,这一方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铜催化烯烃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机理却仍不明确。

2013-06-06

省电50% 超高效降式离心机组正式面世

摘要:随着天气转暖,办公室的中央空调即将开始启动,在办公室上班的开始发愁了。据了解,李先生公司所在的办公楼中央空调进行集中制冷通风调节,由于分户计费,像李先生这样的用户都是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支付电费,每年高昂的空调费成为租户最头疼的事。 在此背景下,国内中央空调行业领导品牌美的凭借其不同凡响的科技实力,于近日推出了高能效双级压缩降膜式离心机组。

2013-05-31

JBC:揭开细菌生物被产生的分子机制

2013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引发细菌粘液形成的分子机制,细菌粘液的形成往往使得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很难被杀灭。这项研究或许为临床治疗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提供思路和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3-04-1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0种蒙药中的含量

摘要:内蒙古传统蒙药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副作用小,同时具有综合调理作用和预防、保健、抗衰老等功效,因此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其开发应用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目的测定10种蒙药中的铜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10种蒙药样品中的铜含量。结果所测10种蒙药中铜含量均符合标准。

2013-05-31

Scientific Rep:或可保护个体抵御阿尔兹海默症

2013年2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英国基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铜不仅仅可以帮助个体的大脑抵御β-淀粉样蛋白形成这折叠片,而且铜也直接参与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大脑中衰老斑的形成。 研究揭示,大脑中低水平的铜可以促进某种特定机制的发生,这种机制就是在阿尔兹海默症疾病中,β淀粉样蛋白可以以衰老斑的形式存在。

2013-02-18

PNAS:细菌产生的生物被可影响医疗设备功能

2013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文章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检测了细菌是如何堵塞医疗设备的,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可以形成粘稠的带状物,和死去的细菌缠绕混合在一起,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堵塞物来堵塞住医疗设备。

2013-03-04

PLoS ONE:研究发现能破坏高度传染性的诺罗病毒

2013年9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们发现,铜及铜合金能迅速摧毁一种高度传染性病菌--诺罗病毒。 在世界范围内,诺瓦克病毒每年造成超过267万例的急性胃肠炎。因为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或疫苗,所以在暴发定时,医院病房和护理院需要昂贵的深层次清洁,产生额外的治疗费用,一旦工作人员被感染后,也会失去工作。

2013-09-12

PNAS:首次发现细菌生物被与结肠癌直接相关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就揭示,升结肠癌性组织或具有生物被膜的特性,而生物被膜恰恰是细菌产生的大量粘稠的细胞外基质。

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