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 | 浙江大学郑祥毅/刘犇/罗金旦揭示R环驱动晚期前列腺癌的生长迟缓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增强
该研究证明IGF2BPs可以以m6A依赖的方式调节R-环代谢。在细胞核中,IGF2BP蛋白更倾向于结合甲基化DNA:RNA杂交体而不是ssRNA。
2024-05-05
研究人员揭示抑郁症的肠道菌群紊乱与外周系统紊乱机制
代谢紊乱与抑郁症的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观察到MDD患者血浆精氨酸水平显著下降,并发现精氨酸及其代谢物瓜氨酸、鸟氨酸和脯氨酸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2024-04-05
肠道菌群参与决定了你的MBTI?PNAS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社交能力
随着微生物群-肠-脑轴研究的深入,未来某一天,我们能用一包特制的“肠道益生菌”,轻松调节情绪,告别社交恐惧,迈向自信人生~
2024-05-03
Current Biology | 复旦大学文少卿/金力/魏偏偏等合作发布首个帝王——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基因组
综上所述,武帝的遗传起源为汉人形成过程中汉族和非汉族贵族的混合过程提供了直接证据,鲜卑族可能主要由一个一致的、显性的遗传祖先组成。
2024-04-02
Cell:人类肠道菌群中的隐性质粒有望成为识别水体粪便污染、炎症性肠病等健康问题的强大生物标志物
研究人员发现,在工业化国家,90% 以上的人都携带这种隐性质粒,平均而言,它是人类肠道中数量最多的基因实体之一。
2024-04-30
AFM:刘钢/黄丽萍/金梅林/张强合作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定量检测新冠中和抗体
MSPR VNT生物传感器平台由MetaSPR芯片驱动,配合Au@Pt NFs竞争阻断模式,具有小型化、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定量检测等特点,可高效筛选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有助于疫苗评价和大规模人群健
2024-03-20
研究人员揭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通过影响成年后肠道菌群增加糖尿病风险
以上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肠道微生态健康的不利影响,提示肠道菌群在多哈理论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
2024-04-03
CRM:以血中菌,寻癌之影!北大人民医院等团队发现,循环微生物组DNA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cmDNA的全新肺癌筛查方法,能够非侵入性地、在疾病早期阶段以高敏感性对肺癌进行诊断。
2024-05-02
Science子刊:高金明团队开发纳米STING激动剂,诱导强大的抗肿瘤免疫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锁定”(shock-and-lock)的STING激动剂直接靶向cDC1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用于STING介导的癌症免疫治疗。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