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论文报道磷脂合成过程中重要膜内酶Cds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
PLoS Medicine:认知功能减退者易发生硬膜下血肿
(图片来源:Medpage Today)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Anna Nordstrom博士等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发表论文称,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年轻成年人更易发生硬脑膜下血肿。 通过为期35年的随访发现,智商较低与硬膜下血肿有关,且其他的认知能力检测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而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强健的体格可降低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
:首次发现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的真菌
当与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一起培育时,铅弹头上形成磷氯铅矿和其他铅金属矿。图片来自Geoffrey Michael Gadd。 根据2012年1月12日在线发表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某种真菌物种能够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pyromorphite)。
Blood: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的新功能
近日,来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邵倩倩等人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影响了Th1/Th2的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17日发表在Blood上。 Th1、Th2细胞是Th前体细胞 (pTh )在特定抗原刺激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功能性极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Th2极化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JBC:单核金属酶是过氧化氢的主要目标
过氧化氢在微摩尔水平即对细胞有毒性。大量的酶都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 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Adil Anjem 和James A. Imlay做了一项有意义的实验,验证了单核金属酶与过氧化氢的直接关系,并且阐明了在过氧化氢环境下单核金属酶失活的机制。实验表明,多种酶对过氧化氢十分敏感而失活,但是这种损伤往往是可逆的。
FDA批准GINTUIT用于辅助治疗成人口腔膜龈疾病
2012年3月9日,FDA批准GINTUIT用于外敷辅助治疗成人膜龈手术所致创面的血管损伤。这是首个由异体人体细胞(细胞供体与患者无关)和牛胶原蛋白制成的基于细胞的产品。 GINTUIT被作为外科手术治疗膜龈疾病的辅助部分。治疗方案是单次应用GINTUIT外敷于口腔内因外科手术所致创伤面的血管创伤。 膜龈缺陷是一种软组织缺陷,涉及牙龈及与牙龈交界的其他口腔组织的缺损。
David Soll发现一种病原体可产生两种不同的生物膜
据悉,许多医疗设备,包括人工髋关节、假牙、导管等,均可能面临不速之客—被称为生物膜的病原微生物的复杂共同体,它们可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生素产生抵抗性,这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威胁。然而,研究人员可能有研究生物膜的一个新方法,该研究8月2日在线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由Iowa大学的生物学家David Soll和他的同事完成。
FEMS Micro Lett:徐旭东新研究质疑光合膜形成机理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JACS:金属多聚物和古老抗生素配对可增强抗生素杀灭耐药细菌
近日,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报道了一种恢复青霉素有效作用的新型途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