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管理好情绪和压力 远离抑郁症
现代人的生活步调快,得失之间也变得鲜明无比,情绪的震荡常让一些上班族们晃得七昏八素,加上人际间竞争的复杂化,若稍有心理调适不当或外在支持无法配合,极易落入情绪忧郁的恶性循环中。
Biol Psych:电刺激大脑可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大脑进行刺激或可帮助重新训练和焦虑症及抑郁症相关的无益认知习惯。
PLoS Med:睡眠呼吸暂停疗法可减轻抑郁症
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下颌提升设备(MADs)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法或可适度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症状。
:营养所在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人群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营养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柯尊记研究组和林旭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维生素B1缺乏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维生素B1即硫胺素,在人体内以游离硫胺素、硫胺素单磷酸酯(TMP)、硫胺素焦磷酸酯(TDP)和硫胺素三磷酸酯(TTP)的四种形式存在,其中,TDP是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
森林实验室向FDA提交重度抑郁症药物levomilnacipran新药申请
2012年9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森林实验室(Forest Lab)及Pierre Fabre实验室联合宣布,已向FDA提交了levomilnacipran的新药申请(NDA),这是一种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用于重度抑郁症(MDD)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由Pierre Fabre实验室发现,由Pierre Fabre与森林实验室共同开发。
Neuropsychopharmacology:开发出治疗抑郁症的新型靶向疗法
2012年12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种引发抑郁症的新型分子路径,这就为潜在的靶向药物开发带来了帮助,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Hedgehog通路是如何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调节应激激素,从而减少大脑细胞数量的。
Arch Gen Psychiat:内疚感在引发抑郁症中扮演关键角色
近日,科学家已经证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对罪恶感反应不同,即使是在这些罪恶感症状已经消退的情况下。 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对有抑郁症史的人大脑扫描后发现那些被社会接受,永远不会沮丧的人基本不会患有抑郁。 这项有关脑机制的研究发表在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杂志上,该研究证实过度的内疚和自责可能是抑郁症的关键。
杨森启动ADX71149在重度抑郁症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
6月5日,瑞士制药公司Addex宣布,杨森制药(Janssen)子公司杨森研发(Janssen R & D)已经启动了ADX71149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 ADX71149由Addex与Janssen共同研发,是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的正向别构调节剂(PAM)。同时,另有ADX71149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JAMA:比较电话施予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研究
芝加哥–据6月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那些接受通过电话施予的认知行为疗法(T-CBT)的罹患严重抑郁症的患者与那些接受面对面CBT的患者相比有着较低的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且在治疗结束时,电话施予的治疗就症状的改善而言不比面对面的治疗差;然而,在6个月随访的时候,那些接受面对面CBT的患者要比那些接受电话施予的CBT的患者的抑郁程度要低。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抑郁症患者心脏中白血细胞更多
2012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患者患抑郁症后出现新的心脏事件或心源性死亡比没有患抑郁症的心脏病患者风险更大。但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科学家还不清楚这种不利相关性的发生机制。